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观察

左右决斗正在造成中国政治危机

发表时间:

 自习李体制形成以来,中国社会的左右之争愈来愈激化,已成水火之勢,中国向何处去又一次成为中国政局的焦点。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中国左右两派之争的分析评论。

广告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如果把中国两会结束当成习李体制登场,那么习李体制已届百日。这百日有无新政?各方解读不一。但习李体制总的走向,似乎已露出端倪,有舆论解读是经济向右、政治向左,赵紫阳时代红极一时的新权威主义,大有回潮趋势。”“而在习李时代极左倾民意中,出现一个相当危险的趋向,有一股民意暗流,要用毛泽东取代孙中山,成为今天中国的国父。”“极左派们信心十足,认为可达成诉求。第一,他们认为,习近平在政治路线表达上,肯定改革开放前的中共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共一脉相承,不能分割。亦即,不否定开国后的毛泽东时代,甚至将其视为‘中国梦’的基础;第二,习上台后,重要讲话中都引用毛泽东诗词,表示对毛的崇敬,习接见外宾时向后背着手,也是模仿毛泽东;第三,随着改革开放的腐败层出不穷,社会民意已淡化毛泽东造成的各种政治灾难,怀念毛泽东时代的气候已达成,韶山万人祭拜毛泽东冥诞的气势,甚至超过薄熙来‘唱红打黑’的岁月。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官方并不打压将毛泽东树为国父的提议,而深知西方文化的著名学者,比如基督教学者刘小枫,也开始响应这种说法,将毛泽东置于孙中山之上。”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内地自由派近期力赞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尤其是其反左的事例被突出放在各大媒体重要位置。此举目的显然是用习仲勋来压习近平,与力捧毛泽东的左派打擂台。”“习仲勋虽然是开国元勋,但六四之后已淡出中国政坛,其功绩很少见诸官方媒体,遑论反左言论。但习近平接班之后,内地迅速掀起一股习仲勋热,”“《南方都市报》社论更指出,要追怀习仲勋视民如伤的情怀。这些宣传其实是自由派以父压子,明赞习仲勋,暗讽习近平,言下之意是他近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做法违背了其父的立场。”“今年是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各地纷纷纪念,中央据说也要搞大规模纪念活动,习近平还要到场讲话,左派为此气势极盛,期望以此压倒自由派。自由派不愿坐以待毙,想方设法进行反击。习仲勋目前成为自由派手中的神主牌,当左派打毛泽东牌的时候,自由派便祭起习仲勋牌,双方各有各的高招。”“左右之争中,习近平最为尴尬,既不能公然否定父亲习仲勋,也不敢公开否定毛泽东,既被自由派所绑架,也被左派所挟持,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进退两难。当年力主提拔习近平的中共元老们,可能都没有意料到习近平会遇到这种家国难以两全的困境,究竟谁能帮他走出意识形态之争的泥潭呢?中国左右决斗造成的政治危机,比周边国家的侵袭蚕食更为急迫,也更为棘手。”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郑永年的评论称:“近来,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呈现出来的‘党争’趋势使得人们对中国的未来抱有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在社会层面,意识形态领域的‘党争’已经有年,只不过是没有对执政党本身造成巨大的影响。或者说,社会层面的‘党争’和执政党本身的权力和政策运作是分隔开来的,也就是一种‘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局面。但今天,有很多迹象表明,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党争’开始向党内逼近。这不仅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的研究机构和智库开始卷入,更重要的是一些政治人物也开始有意识地展示其意识形态上的偏好,给予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机会,试图与权力运作关联起来。”“尽管现在的‘党争’还没有深入到执政党的高层,但一旦波及高层,后果便会不堪设想,搞不好就会瘫痪政府的议程,甚至演变成为权力之争。中共历史上历次路线之争都是意识形态和实际利益、权力交叉作用的结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