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中国首次发表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

中国今天首次发表以印度洋地区发展为主题的「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内容提到,受「中国威胁论」等说法影响,中国在印度洋周边地区将面临巨大挑战。蓝皮书由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制作,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昆明共同发表。 

印度洋海图 中文网络照片DR
印度洋海图 中文网络照片DR
广告

中央社引述相关报导说,这本蓝皮书全篇分为总报告、主题报告、战略研究报告和专题报告4大部分,对印度洋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印度「东向政策」,中、美、印度在印度洋的博弈态势,印度洋与中缅关系等
议题,做出介绍和分析。

蓝皮书指出,印度洋地区的海运航线和咽喉要道的作用,十分突出,随著未来海洋战略地位与经济价值的日益凸显,加上周边地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速,印度洋将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针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蓝皮书指出,受「中国威胁论」及「子虚乌有的珍珠链战略」影响,中国在印度洋周边地区经营,将面临巨大挑战。基于通道价值、资源价值、经济潜力、海洋安全等考虑,中国仍应加强与印度洋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此外,蓝皮书提到:由于美国持续推动「重返亚太」战略,印度洋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将继续上升,但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能真正控制印度洋。因此,各国只能透过博弈,在印度洋构建脆弱性的格局,「平衡外交」与「机制化」合作将成为各国调整印度洋战略的核心。

印度包括海洋战略在内的安全战略「深深打上了中国因素的烙印,并将更加凸显」,而印度的崛起也改变印度洋的格局,非印度洋国家控制印度洋的传统格局可能被打破。不过,美国仍寻求对印度洋的绝对控制,并将继续巩固主导地位。

对于中国能否在印度洋挑战印度及美国,蓝皮书坦承,中国虽高度关注印度洋对自身安全的影响,但仍不具备主导印度洋的意图和实力,然而中国在印度洋的政策,却经常引起外界质疑。整体而言,中印关系是决定未来印度洋战略格局走向的关键。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