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柏林 :避免贸易战的说客

发表时间:

中国总理李克强上任后首次出国访问选择了亚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与欧洲的瑞士和德国。随着李克强的访问今天接近尾声,国际观察评论习近平和李克强新体制正在布局中国外交新格局。以李克强访问欧洲瑞士与德国两站为看点,中国凸显建立大国外交和双赢的思路,而李克强不失时宜地到访德国,成功地将德国鼓动成说客,以避免同欧盟爆发已经有硝烟的贸易战。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李克强昨天在柏林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双方都许诺要做对话努力,以期排除欧盟与中国爆发贸易战争的危险。说欧盟与中国已经有贸易战的硝烟其实并不夸张,欧盟即将在下个月初就要启动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惩罚,欧盟还将对中国的电信出口和电信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而中国方面已经开始对欧盟的无缝钢管启动调查程序。中国日前威胁将对欧盟的化工产品主要是化学氯元素系列衍生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大量出口的抱怨从去年就开始爆发,中国作为报复的反弹威胁将进一步延续并将领域扩大。这是中国与欧盟之间最大的一次贸易冲突。

李克强出访选择德国,虽然是长时间的准备,但不排除与中国同欧盟贸易摩擦危险增多,寻求德国帮助化解矛盾的战略安排有关联。无论是德国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德国在欧盟中的影响,德国都是理想的影响大国。从时间上来说,中国总理在访问德国前先到访瑞士,与瑞士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谅解备忘录,相关谈判已经持续了大约三年半的时间,该协定很快将由两国政府批准,最快将于今年7月正式签署。与瑞士这个经济最为开放的一个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却与欧盟陷入贸易争端来说,是一个有利的自辩解释的实例,至少中国可以以一个贸易寻求自由开放,同时是欧盟贸易战受害者的面貌来到德国。

如果说李克强首次出访选择的亚洲国家印度与巴基斯坦更与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追求有关,而在欧洲,中国的访问重点则是寻求建立经济与外贸长期平衡的国际合作关系。德国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德国与瑞士同在中国20个最大贸易伙伴国之列,在欧盟与中国去年贸易总额5460亿欧元中,德国一国就占了1220亿欧元。德国几乎是唯一一个欧盟国家与中国贸易取得平衡,没有赤字记录。

德国从一开始就不同意欧盟对中国的太阳能产品进行双反调查与惩罚,尽管德国的太阳能生产企业遭受中国廉价与大量的太阳能产品市场挤压而蒙受巨大损失。德国是从该国的整体经济与贸易利益为平衡考虑,应当避免同中国发生贸易战争。德国同中国的经济合作领域更宽,数量更大,除了汽车,机器制造业,化工,电脑科技,管理以及绿色新工业等领域都和中国有较深的交叉合作往来。同中国的贸易数额在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中虽然还不是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德国的经济扩张模式已经将中国视为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德国明确指出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引发的中国报复,将比目前中国出口造成德国损失更为严重。德国工业联盟,企业协会和政府部长等不同官员已经出面公开表示不赞成与中国发生贸易战争。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到访,给了德国总理默克尔机会,亲自出面表示,应当避免双方的贸易战,在批评贸易保护主义之后,许诺将做劝说工作,争取用谈判讨论的方式解决目前繁多的贸易分歧。

欧盟中德国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7个月就两次前往中国访问。与中国的经贸密切合作给德国经济与贸易带来很多好处。德国愿意劝说避免同中国贸易冲突,也是为着德国的利益着想。

不过问题是德国不仅需要劝说欧盟布鲁塞尔委员会放弃对中国双反调查,还要说服欧盟27个成员国放弃支持欧盟对中国的关税惩罚程序。欧盟中虽然各国都与中国有经济合作来往,但重要性却根本不能与德国相比,这些国家或是受到中国倾销产品创伤程度更大比如法国,或是惩罚与否没有利害影响,他们只是从自由贸易的原则出发,支持欧盟对中国关闭市场,不尊重知识产权,却向欧盟倾销产品说不。因此德国是否能成功当好说客,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