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川震五年:官指万象更新 民间续受维稳之害

今天是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五周年,四川省政府在报章头版撰文,指四川已从废墟转化为欣欣向荣的城市,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不过,市民苦难显然未过,只有不足2%的当年地震孤儿获收养,而三分之一当年失去子女的母亲未能再怀有下一代,而追究川震责任的灾民继续上访无门,并受维稳之苦。

路透社
广告

四川省政府和省委今天没有举办纪念活动,但在《四川日报》头版发表题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官方署名文章,一开始便指出,在川震五周年的今天,「震后满目疮痍的废墟,如今万象更新,欣欣向荣。」文章续称,四川人民穿越灾难,砥砺前行,如今已可全面展示「坚强、奋进、安全、繁荣及美丽」的良好四川形象。

文章并藉走过汶川灾难来鼓励上月发生震灾的芦山灾民:「汶川灾区已经脱胎换骨实现涅盘,芦山灾区也必将穿越灾难走向新生!」努力实现四川由总体小康发长为全面小康,奋力谱写威武雄壮的「中国梦」”四川篇章。

不过,地震遗下的孤儿寡妇能否感受这中国梦,颇成疑问。《南方都市报》报道,汶川地震造成的630名孤儿,只有12人被成功收养。而曾被收养的任强,五年来辗转从北京、浙江又回到故乡汶川,应该属于他的各种抚恤金,只有少部分落到他口袋里,平均每天只有10元人民币花费,现年16岁的他,最近更因缺钱而要辍学,须返回汶川。

另外,根据协助汶川丧儿母亲的组织「妈妈之家」统计,至今有三分之二的母亲灾后再为人母,但仍有约三分一母亲因为年龄及经济问题,无法再孕育孩子,不少在哀痛中渡日,需要外界关注。

至于为求真相和索赔的川震灾民,更常受维稳之苦,不少人已受软禁、「被旅游」、「被陪伴」,当中,周兴容今年像往常一样,连拿衣物及纸钱祭奠死去的独子也不能,出门便被维稳人员包围,而家中早在「5.12」纪念日前两个多星期便被断水断电多天。

事实上,在当局的压力下,当年上访求真相和追求责任的灾民,不少已放弃,但周兴容仍在坚持,声称已写好遗书,一直控告到底,否则死后见到儿子卢前亮时,难以交代。卢前亮是聚源中学学生,该校有284名学生在地震中遇难。

虽然官方没有在川震五周年的日子举办官方纪念活动,但当年的地震重灾区则各自以不同方式悼念。在北川老县城,早上有民众在遇难者公墓前聚集默哀,并献上菊花悼念。在汶川县映秀镇的遇难者公墓,今早亦有祭祀活动,镇上并举行地震演习,而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大门,则挂上写有「深切悼念四川汶川地震遇难同胞」黑色大字的横幅。下午2时28分,即当年地震发生的一刻,现场会举行祭奠仪式。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