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言论自由

中国地方宣传机构用撕书的手段删除有问题内容

中国进一步控制出版与言论自由,对已经发行图书一经发现内容不符合监控标准,甚至采取逐本撕毁手法。北京大学经济学家汪丁丁为一本学术译作撰写的序言,疑因涉及敏感政治内容被人撕去该部分,不少读者近日购得「手撕版」书本后在网上表达不满情绪,直斥这是「现代全球出版业羞耻的一笔」。

布坎南-自由的界限
布坎南-自由的界限 网络图片
广告

汪丁丁表示「感到可气又可怜」,认为是地方文宣部自以为是而犯下荒唐错误。 涉事书籍为浙江大学出版社的《自由的界限》,本报记者昨在北京一家书店向店员查询此书时,拿到的便是序言被撕去的书。书中自第3页起有4页被撕去,留下明显痕迹,书的最后一页也被撕去。从书籍版权页可见,该书是2012年12月初版。店员透露,该书去年底首次进货时有序言,第一批卖完之后,出版社一直缺货,上周进的第二批已是手撕版,据称相关书籍曾被回收。

明报今天(5月11日)指出,该报记者以顾客身分致电出版社,工作人员告知该书「最近在处理」:「领导说这批书现在要停止发货,周五(5月10日)刚刚停,要去印刷厂重新处理,处理后才发货,好像有点纸张问题。」

《自由的界限》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在1975年所著,书中批评无政府主义的绝对自由,但也批判极权政府,并提出从宪法制度改革实现真正的公共选择的思路。汪丁丁的序言延续了布坎南的讨论,并思索中国政治转型,结尾部分指出,在目前政治格局下,与多党代议制相比,中国更可能形成「党内代议制」,执政党U派魁首达成政治妥协,有一个多数派和两个享有合法权利的反对派。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