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37小时抓住中国火车头

发表时间:

今天法国各报均关注法德关系:法国执政社会党谴责德国坚持欧洲紧缩政策的立场是“毫不妥协的自私”,并主张与柏林对抗。《世界报》引述前总理阿兰-朱佩说“巴黎与柏林对抗有致命的危险”,并引述默克尔的反驳说“法国问题的根源不在德国”,该报社评呼吁有话好好说,不要朝默克尔开枪。《解放报》头版刊出默克尔和奥朗德嘴角挂冷笑的大照片,标题说,社会党在法德关系上失控。《费加罗》说法德关系进入严寒,法国社会党的批评加重了柏林对巴黎的不信任。法共《人道报》则呼吁奥朗德不要惧怕默克尔,放弃紧缩政策。《十字架》重点是朝鲜半岛危机。《回声报》突出法军将裁减两万工作岗位。《今日法兰西》报公布全法72个测速雷达陷阱。

广告

《中国,新帝国》

《世界报》和《人道报》都预告明晚(4月30日)20点50分,法-德合资电视台ARTE将播出法国前“自由主义-毛派分子”让-米歇尔-卡雷(JM Cerré)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帝国》。

《世界报》说,该片通过历史文献和人物采访,讲述中国一个多世纪走过的路程。卡雷在1968年只有20岁,是狂热拥毛的西方青年。对于68年西方部分人对专制中国的狂热,中国作家诗人廖亦武在这部影片中表示:“就像从远处看红花,红色是中国的象征,鲜艳好看,但只要走近就会发现:那红色是鲜血”。

法共《人道报》则以卡雷说的话“中国不接受新自由主义的官僚作风”为题,报道了这部纪录片,并说这部纪录片表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但孕育着希望的社会。”《人道报》还突出卡雷的另一句话:“在西方,是金融家们掌控政权,在中国不同,中国是由国家控制个大公司和银行系统以及能源……。

孤独骑士金鲁贤大主教去世

《十字架报》今天报道上海大主教金鲁贤于4月27日去世,享年97岁。金鲁贤的葬礼弥撒定于今晚举行。《十字架》报介绍了这位上海耶稣会成员的生平,说他“复杂而矛盾的一生与中国天主教会60年来的痛苦经历交织在一起”。

1949年中共夺取政权之时,金鲁贤正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进修神学。在他的要求下,教会批准他返回中国为教会服务,但他的梦想很快破灭:1955年9月8日金鲁贤被中国当局逮捕入狱,原因是中国的新主人怀疑天主教会企图破坏“革命”,而金鲁贤被认为是“向帝国主义投降妥协”的象征代表人物。于是金鲁贤坐牢18年。后来金鲁贤出狱,并在2004年获得梵蒂冈教廷认可,成为被教廷和中国政府双认可的大主教。但在第二年,教皇本笃16世邀请他与另外三位中国大主教参加全球“圣体圣事主教会议”却未获成功。

金鲁贤生前致力于推动中国官方教会与地下天主教会的和解。对于教会和耶稣兄弟会曾有人对他行为的不解,甚至说他是教会的“叛徒”,他在2006年向《十字架》报记者马罗维奇(D-Molovic 金鲁贤传作者)表示,他虽然忠于梵蒂冈教廷,但他选择在中国做孤独骑士。

继任问题 测验中国教会

《十字架》报说,金鲁贤的葬礼弥撒今天举行后,按照逻辑,他的职位应该由他生前任命的辅理主教马达钦接任。马达钦也是梵蒂冈教廷认可的主教。但是马达钦主教自2012年7月7日被祝圣为上海教区辅理主教并表示不再担任官方教会任何职务后,就失去了自由,受到当局监视居住。公安人员禁止他主持第二天7月8日的主日弥撒。

《十字架》报表示,这一次中国当局可能要从“官方”主教中,挑选一位接任金鲁贤大主教的职务。该报引述“天亚社”的消息说,金鲁贤的葬礼对于中国官方天主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团结是一次测验。

37小时抓住中国火车头

法国总统奥朗德上周末结束了37小时的访华行程。法国《世界报》今天在国际版以“37小时抓住中国火车头”为题总结这次访问。该文副标题说:在这次国事访问中,奥朗德不停重申“法国需要中国”。

《世界报》特派记者托马斯-韦德尔(T-Wieder)发自上海的这个报告说,奥朗德本次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虽然没有打破他前任萨科齐2011年5小时的闪电记录,但比起前总统德斯坦全家去西藏,密特朗给毕加索展览揭幕,给巴金授勋章,和希拉克下扬州去江泽民老家,奥朗德访华的时间是短暂的。据他的幕僚解释,奥朗德总是单刀直入到最要紧的事情当中,不太喜欢观光旅游。另一位幕僚说,假如奥朗德在中国拖延,法国舆论肯定会批评他不管国内事务。

这个报道还说,奥朗德不论在北京还是在上海,抓住一切机会不断申明说:“我们,法国人,需要你们,中国人”。鉴于奥朗德还指出“没有中国,欧洲重振不了经济”。在这个假设前提下,法国要尽一切努力抓住中国这个火车头:一方面支持法国企业发展中国市场需要的产业,包括医疗,食品,新能源,数码技术…,另一方面欢迎中国投资人,留学生和游客来法国。

《世界报》这篇报道还说,奥朗德访问印度时,寻求印度人帮助,访问俄国时,寻求俄国人帮助,到了中国,又呼吁中国人帮助。奥朗德要求中国向法国企业开放市场,作为回报,他也像对印度和俄国承诺的那样,承诺将放宽对中国人发放签证的限制。奥朗德显然力图与他的前任萨科齐2007年主张的“外交对等”政策“划清界限”,回到希拉克时代的对华优待政策。

该文还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停留时间较长相比,奥朗德在中国停留时间较短。但他解释说,他希望经常同中国领导人见面,每年进行互访。按照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的话说,“每次见面都有进步的可能性”。奥朗德对记者们表示,你们不要让我立刻出成绩,要给我时间,特别是不要以为闪电式访问会对建立“可持续的友谊”构成什么障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