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刘必荣教授谈克里访华与朝鲜危机

发表时间:

就在朝鲜核问题制造高度紧张局势之际,美国新任国务卿克里在访问韩国后,周六(13日)抵达中国访问。克里当天会晤中国外长之后,接着会晤中国新上任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克里上任后,首先已经访问了欧洲、中东及一些阿拉伯国家,着眼点在解决叙利亚问题。

特别节目
特别节目 RFI
广告

至于对美国利益的重要国家中、日、韩的访问计划,克里早就排入出国访问日程表中,朝核危机突然爆发紧张情势是发生于后。很自然地,克里此次亚洲之行的各国访问也就与朝核危机的解决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美国政坛一向被视为知华派亲华派的克里,过去一直强调美国应与中国的合作,反对遏制中国。因此与对中国立场强硬的上一任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相比,克里更受中国方面的欢迎。本台采访了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刘必荣教授,解析克里此次访华能为美中关系带来什么影响、对朝核问题的解决能起何种作用,他是否在更大程度上更能说动中国与美国合作。

刘必荣教授:美国国务卿克里此次访华,当然最主要与中国讨论朝核问题的解决;这同样也是他访问韩国及日本是的重点议题。

而朝核问题现今的重点还不是朝核问题本身对美国或对区域有多少的危险,而是朝核问题发生之后,各国因应朝核问题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比如:韩国有意打算发展核子武器、日本表示要加强国防戒备等。这些很可能导致东北亚出现新一轮的军事竞赛。在此情况下,克里当然希望美国能够与中国建立比较好的关系,共同来稳住东北亚的情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克里此次到中国访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习近平在会见克里时,强调了建立中美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然后,习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出发点,探索建构新型的大国关系。

我们要知道,中国大陆与美国或其他国家建立关系时,“合作伙伴关系”与“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合作伙伴关系”只是针对贵我两国的关系,但战略伙伴关系就表示:还希望两国在国际上能共同扮演一个什么主题的重要角色。如果“合作伙伴关系”上面再加上“全面” 的合作伙伴关系,那当然就是又进了一层。

可是习近平在向克里讲这话时,他还讲到中美之间有相当多的歧见及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但可以协调。所以他们要共同研究:如何充实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这也就是说,中美现在只是“合作伙伴关系”,如果要变成“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还是需要都做点努力。可是,习近平还说,广大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中美两国。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朝核问题所引起的后续连锁反应。

两年前,美国因为朝核问题,开始与韩国进行军事演习。接着,一般人的解读是:在试探中国的陆权国家与美国的海权国家在西太平洋的这条线到底要划在哪里。所以很多人会觉得一个陆权的中国在与海权的美国争霸。这也是何以中国领导人会说:太平洋很大,我们两国其实不必争霸,也不必说中国要崛起,美国就围堵中国或遏制中国。中美两国其实可以建构一个新的大国关系,而且共同承担一些责任。所以,习近平之后才说到怎么样考虑做一些战略的内涵。所以,从这点来说,如果中国与美国达成协议,然后有一些战略的内涵,那么中美两国共同来管理东北亚的情势,这应该是对整个东北亚情势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在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大家当然都承担一些叫朝鲜能够不要引爆冲突的责任。这对东北亚的情势稳定当然是有帮助的。

朝鲜半岛问题起来后,美国是否就以朝鲜半岛作为一个理由,或作为一个引子,于是把重点防卫重心移到亚洲,那么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当然就会发生挤压或是較力的情况。所以,以朝鲜半岛作为引爆点,引起了中美之间在势力范围、在大国关系,或是一个新兴大国造成潜在的威胁,美国要遏制中国兴起,这都是一个关系调整的情况。
所以,此次克里访华时,中国领导人就把这问题讲得很明白。

如果提到朝鲜问题,中国大陆虽然没有讲出来,但是有一些评论在网上出现,说美国不能把责任丢给中国,美国自己要承担一点责任。所以,我们可看到克里到中国的前一天(12日),他在首尔表示,美国其实可以与朝鲜对话。当然克里也设立一个先决条件:朝鲜必须履行义务,符合国际标准等等。

就立场来说,美国的立场似乎没有改变,可是在调门上似乎变得比较温和一点。人们也发现在这其中有那么一点美国展现出来了某种弹性,再看看中国到底如何与美国合作,然后大家各自承担一些责任,稳住朝鲜情势,这是有可能的。所以,就大国的关系观点来说,克里此次到中国访问,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奠定基础。

法广:金正恩是希望奥巴马打电话给他,但奥巴马一直不做出这个动作,这中间代表了什么?有说,为了缓和局势,美国应该想到给金正恩台阶下。你认为呢?

刘必荣教授:至于奥巴马是否打电话给金正恩,这对美朝直接是否恢复对话,其中其实有很多种可能性。我想奥巴马不会打这个电话,尤其身为美国总统,更不能在一吵一闹下就屈服,给对方国领导打电话。总统打电话是一个很高的战略考量。可是美国与朝鲜之间本来就存在许多对话的管道,上个月在纽约联合国的管道,美朝都还在对话,只是这个管道对话半天,没有用,因为层级不够高。

至于美朝之间如何开始某种程度的派遣一个特使,或是进行一种访问,或是在某种情况下在哪个第三地区进行接触,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奥巴马直接打电话给金正恩不太可能。

有人认为金正恩在等美国给他台阶下,但也有人认为,金正恩可能根本就不需要什么下台阶,他一步步都算好了,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有一种说法:金正恩此次把朝核危机冲突升高其实目的在调整国家的预算。他的算盘是,如果今天把核武预算升高,就要把传统常规武器的预算转移到核子武器上,而且把核子武器变成金正恩嫡系的部队,他这样做,同时还可以达到一些整军的目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军方的人事驿动。这就是金正恩除了建立形象、建立起其威望,还有插手军方、整顿军方的目的。所以从这里看,就不能说金正恩完全不理性。

可是重要的是,等金正恩内部的整军目的达成后,对外面的话也讲得太满之后,他该找到什么样的下台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周四,本来态度强硬的韩国新女总统也似乎给了他一个下台阶,表示愿意与北韩对话。在外界看到韩国态度转软,会问:美国是否也会转软。周五,克里在首尔表示了,美国其实愿意对话,但是朝鲜得遵守条件。从其中的起码的调子上来看,双方都开始转变,有点自我克制。

此外,我们也看到。上周四,美国国会收到一份军事情报局的报告指出,朝鲜已经有制造小型核子武器能力,可以把核弹头放在飞弹上。这时,其实情势应该是雪上加霜了,但我们看到的是,此报告出来后,克里马上表示:这个情报分析是不准确的。韩国也表示不相信朝鲜有这个能力。这也就是说,无论美国或韩国,都在这个关头展现其理性,不愿意让这个紧张的冲突因一份报告而持续升高。

另外,我们还可以更往前回想,上周,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尔也延后推迟了美国原本早已预订的一项飞弹试射计划:义勇兵三号洲际导弹的试射,延后到下个月。因为此时此刻试射,一样也会让朝鲜更为紧张。所以从上述这些种种动作,或是态度的转软,我们看到大家都在以微妙的方法,希望给金正恩一个下台阶,让他能够下得来。我们可以说,大家好像都在打扑克牌,都在试对方,看看到底什么时候他比较可下台阶。

一般来说,金正恩的一个比较好下台阶时机是等美国与韩国所进行的军事演习结束之后,这是比较合适的时机。因为那时,朝鲜可用各说各话的方式指,美韩原本想挑衅朝鲜,但因为朝鲜非常强硬,对方至终不敢挑衅。在这个大家都可以各说各话的情况下,也就是朝核危机可能逐渐缓和的转折点。

至于有说瑞士周五提议由它召集举行六方会谈也是一个下台阶,这还得继续观察究竟由谁出来缓颊、搭的这座桥让金正恩下台阶。

虽然外界一直在猜金正恩需要一个下台阶,不过,金正恩自己是否真正需要一个下台阶,还是一个疑问。说不定他早已准备好了,他该何时升高冲突,到时找什么理由,该怎么下来。如果他是一个理性的人,他应该已经想好怎么有下台阶了。

所以我认为,朝核问题所呈现的愈来愈不是军事上的对抗,而是各国展现政治谋略的外交技巧的一个场域。它愈来愈越变成一台文戏,而不是武戏,这让朝核问题本身愈显得饶有趣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