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政改与维稳:习李体制面临两难选择

发表时间:

中国人大临近尾声,像事先人们所知道的那样,习近平成为国家主席,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习李体制正式成型。今天(16日),是李克强内阁正式出台的日子。明天还有一个看点,就是新任总理出面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然后闭会。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国务院副总理及部长名单,也和事先媒体所披露的基本符合,重要的职位更无例外。比如张高丽,汪洋,刘延东,马凯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杨洁篪等五人为国务委员。外界熟悉的王毅担任外交部长,周小川则续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常万全为国防部部长。

外界的分析,一般认为继承温家宝担任总理的李克强,是一个和蔼,谨慎的人,而且有很能干的名声,但他要推动改革,恐怕还缺少威望和行动。当然,中共的体制以党的总书记为主,现在虽然是集体领导,作为二号人物的李克强,自然有施展本领的地方。尤其在经济领域。

这是不是意味着,实干的交给李克强,务虚的习近平来管。所谓虚并不虚,在中共党内看来,指的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外界看来,指的是政治改革。习近平现在集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于一身,民众期待他能做成大事自然有充分的理由。这最大的事就是卡在瓶颈上的政治改革,这是要把中国真正推进到现代意义上的文明社会的重大变革。在目前阶段,一般中国人可能不大担心大权集于一身的习近平变成毛那样的独裁者,今天的中国已经失去了像毛那样称霸的环境。但是,再出现一个像胡锦涛那样的领导人的可能性存在不存在呢?胡虽无专权的能耐,却也拼命把守自己的权力,把十年统治搞成一个用于维稳的经费超过了军费的时代。经济领域,则沿着邓小平时期开创的开放路线继续高速前进,然而,环境被破坏,贫富悬殊走在世界前列,人权没有得到尊重,到北京上访的人民越来越多,民怨沸腾,稍有不满,就成“群体性事件”。现在,胡温把这样一个摊子交给习近平和李克强了。习近平要像胡锦涛那样平庸守成恐怕不易,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动荡的社会,习近平要推进政改也不易,今天中国的利益集团强大到无与伦比。在两难的背景下,不少分析认为,与其十年难混,还不如破釜沉舟,做出改革的一番大业来,当然,这都是美好的愿望,下文要看未来。

大约因为是执政之初,期待之切,习近平和李克强的名声都还不错。习近平更多的和自己的父亲习仲勋有关,至于他能不能做到父亲的地步,甚至更上一层楼,谁也无法断定。再者,他一上来就力行反腐,号称大老虎小苍蝇统统不放过,也产生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政治改革。

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的制定,人们对李克强有许多期待。而且,连“要住房,找克强”的口诀都出来了。据官媒称,李克强当年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时,两年内完成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集中连片改造。因此有了这样的名声。由此联想到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流行的另外两个口诀:“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赵紫阳当年在四川,万里在安微担任地方大员,两位大官体贴民心,也敢放胆,终于启动了引领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的农村改革。

赵紫阳和万里当年所做,有一种开辟道路的勇气和远见,邓小平从此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今天,李克强面临的环境则完全不一样了,前述口诀更多流露的是一种期盼。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但住房问题还这么严重。这是不能不深思的。胡温政权十年来,每天都能听到强拆民房无法无天的事情,但每天都有高楼升起,为什么对新总理的盼望和住房要连在一起呢?这恐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这背后有官僚资本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压迫百姓的因素,也有当局从来就藐视人权的因素。说到底,要从根本上舒缓住房问题,仍然要从政治改革的高度去把握,去改换体制,清除腐败者,为人民主持正义,尊重人权。就如同今天的反腐一样,抓几个大小贪官,也不能从根本上抵挡制度腐败的问题,制度不改,只有一天一天烂下去的可能。

中共每一届新政权的诞生都了无新意,习李体制也不例外。因为这是一个不需要竞选,密室钦定的班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对这个政权没有期待。在经过胡锦涛十年强制性维稳之后,人们的期待更高。这个制度走到今天还在往前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丝毫自我更新的可能。毕竟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也都采取了先进的制度,遑论西方。今天我任命你,明天你任命他,人民完全被隔离在门口,能长此传承吗?从这个意义上看,习李政权今日面临的挑战比当年中共改革的先行者要严峻得多。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