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习近平访俄 媒体称回应美国“重返亚洲”政策

发表时间:

美国军队和五角大楼负责国家安全的官员们最近纷纷表示,对奥巴马政府准备放弃新的重心转向亚洲的外交政策越来越担心。周末的《华盛顿时报》披露,美方近来在一名中国政府官员到访时告诉对方,白宫计划在2013年年中放弃战略转向亚洲政策。而习近平接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度外访选定俄罗斯,被评论认为是回应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政策。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在奥巴马第一任总统任期期间提出的“战略转向亚洲政策”,目的是为了强化亚洲安全,同时也是为了化解美国各盟国对中国取得亚洲霸权地位的担忧。美国采取的“重返亚洲”军事和外交努力,不言而喻主要针对目标是中国。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这一外交和军事战略调整,招致中国媒体的强烈抨击,特别是其中的军事要素“海空整体作战概念”。中国官方发言人将此作战计划称为美方“抑制”与“包围”中国的“障眼法”。

海空整体作战概念在2011年11月由机密转为公开,其宗旨是要加强美国海、空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合作,同时要加强与盟友国家的结盟关系以及联合训练作业。相关计划并涉及研发新武器,以对抗美国国防部所称的中国的“拒止”武器。这类武器包括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网路战力和反卫星武器等。

美国战略转向亚洲政策,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准备“叫停”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过去4年删减预算,如今又实施自动
减支,使得战略转向和海空整体作战的构想日益难以取
得经费。美军太平洋军区司令洛克利尔本月5日在众院听证会中说,近来预算减缩可能有碍战略转向。

美国调整战略转向亚洲政策的迹象之一是,美国原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贝尔(KurtCampbell)上月去职。他是制定重返亚洲政策的主要人物,也因处理过美国对亚洲的多数政策被视为战略转向政策的推手。

还有一个原因据称是新任美国国务卿克里和国防部长哈格尔都主张,应对中国采取和解政策,进而可能放弃战略转向。

《华盛顿时报》披露,哈格尔主张放弃这一政策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可能会受中国军方影响,因为中国军方当局近来在《解放军报》的一则报导中,对哈格尔提出肯定看法。《解放军报》2月28日的这则报导称赞他“并不是反战主义者,而是对美国出兵海外一向抱持谨慎态度”。

虽然美国国会在审议哈格尔任命案时曾以书面询问他,
是否认为战略转向亚洲“势在必行”哈格尔并未明确表态,仅是说,这个政策在预算紧缩下,需美国大力而持续的投入,但很多迹象显示,奥巴马正在调整转向亚洲政策。

据媒体报道说,奥巴马政府一直没有对中国多年来从事网络间谍活动提出批评,甚至没有公开承认中国正在从事网络攻击。此外,美国政府对其重要盟友国家的支持也不温不火,这一点从对上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的低调处理中得以体现。

另外,中国新任领导人习近平将于接任中国国家主席后,于三月下旬展开首度出国访问。他第一次出访的国家,选择的是俄罗斯和三个非洲国家,并在南非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习近平下周将接任中国国家主席,他的首度出访,第一站就是俄罗斯。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对此表示,中俄视彼此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主要优先合作伙伴,希望加强中俄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此外有跡象显示,习近平届时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可望敲定一项双方期待已久的能源协议,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中国。

而习近平近期并无访美计划,预计要到九月,才会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圣彼德堡举行的G20峰会上碰面。

有分析指,习近平努力确保中俄保持良好关系,是对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政策的一个回应。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