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时事观察

王建伟谈中日关系的展望与美居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

尽管中日邦交正常化已历经40个年头,然而随着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实力消长,加上彼此的历史恩怨未泯,中日双方的心结似乎越发难解。2012年尾之际,日本共同社发表分析文章指出,重新扛起首相重担的安倍晋三,其外交上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上一届政府留下的因钓鱼岛争端急剧恶化的日中关系。虽然,安倍力争通过强化日美关系打破日中关系僵局,但共同社认为,新年伊始,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层也还处于权力交接时期,将难以采取积极灵活的应对措施。在今次节目中,本台邀请到前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政治系、现任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习系主任王建伟教授,跟听众朋友们谈一谈中日关系在新一年度的展望以及美国又将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

广告

--国际社会都相当关注中日之间的摩擦,在两国新政府上台后,将进一步扩大,还是会有所改善?

对此,王建伟指出,安倍虽然被不少人视为“鹰派”,但他在第一次出任首相时,曾很快地访华以修补小泉时代因参拜靖国神社而被破坏的中日关系,并提出中日应该要建立战略互惠的关系,中日关系随之获得一定的改善。至于说中国领导人,当然也有人认为,习近平的民族主义的倾向,也比较明显,也是要保卫中国的利益。不过,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习近平刚上台的首要之急,还是稳固自己国内的权力,理顺国内事务。此刻,我想,他也不希望和日本在外部上发生比较激烈的冲突。

--刚才提到习近平与安倍两人上台之初都可能会利用民族主义,并有外国媒体认为,东北亚又因领土争端而可能出“新冷战”局面,您怎么看?

王建伟表示,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冷战至今,东北亚局势出现许多变化,中日之间情势一直也很微妙,彼此关系起起伏伏,也遇到很多很难克服的瓶颈。不过在考虑中日关系时,也要考虑到美国这个因素,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地位还是举足轻重。如果像在钓鱼岛这样的问题上,美国完全站在日本那边,日本也觉得有恃无恐的话,那么就会引起矛盾的激化?相反地,美国若置身中间劝和,给两边都施加一些压力,那也会起积极稳定的作用。所以说,中日关系的走向,一方面取决于两国领导人的意向,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意图。

就目前观察而言,奥巴马政府国内与国际的问题也很多,当然,从历史上来讲,美国希望中日关系不要好过中美与日美的关系,以符合美国利益。不过,中日关系要是失控的话,真的发生军事冲突,硬是把美国也卷进来,那这也不是美国所乐见的。因此,美国对此的立场,应该说与其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有类似之处。有种说法是,美国希望两岸之间是不统不合,保持一定紧张状态,这对美国有好处。但两岸真要“同室操戈”的话,美国又不愿意被牵连在内,所以在关键时刻,总会出来要求双方缓和关系。我想,这样的逻辑,目前也还适用。可能美国会觉得中日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对其会有好处,但如果这个矛盾演变成真正的冲突,那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那您觉得,2013年美国会多亲中一些,还是多亲日一些?

王建伟笑答说,亲中是不会,但美国是否会加大力度支持日本和中国对抗,那也不见得。小布什上台时,曾大力支持日本,提出一个将“日本变成亚洲的英国”的政策,以此来借重日本处理这个地区的安全与战略关系。不过,后来发现完全扶持日本来压制中国,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在许多问题上,美国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的话,也无法妥善解决。所以,美国会采取其一贯的立场,作为日本的盟国,会在道义与言辞上,多支持日本一点。但同时的,美国与中国也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休关彼此利益的问题。因此,美国不可能完全偏向日本,还是一个比较平衡的战略吧。

此外,王建伟教授对本台表示,更深层地来说,中日未来的关系好坏与否?绝对是与两国本身在全球权力结构中的变化息息相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