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国际藏学界联署呼吁习近平保护藏语言文化

发表时间:

12月6日,世界各地藏学学者发起全球联署,向即将就任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致信,呼吁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采取措施,保护频临灭绝危险的藏语和藏文化。这封公开信在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临近之际发出,而与此同时,中国藏人居住地区藏人惨烈自焚事件不断传出,自焚死亡的人数与日俱增。 

特别节目
特别节目 RFI
广告

就在请愿信发出之际,12月8日,即藏历10月25日,在西藏传统的宗教节日“燃灯节”之际,据自由亚洲电台的报道,又有两名藏人分别在西藏的安多甘南州和阿巴州点火自焚身亡,这两起自焚事件使得自09年以来西藏境内的自焚死亡人数上升为94人。

截至到12月9日,世界藏学学者公布联署请愿信三天内,已有来自世界14国家的85名藏学学者在这封公开信上签名。巴黎索邦大学高等社科院西藏研究所的藏学学者卡提亚毕菲特里耶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就此问题接受法国《新观察家周刊》采访时,首先就谈到国际藏学界之所以在此时发起呼吁信的原因。

国际藏学界此时发起呼吁信的原因

毕菲特里耶女士说,针对西藏的局势,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发出声音,而国际藏学学者们越来越对目前西藏所发生的种种事件感到担忧,他们觉得是到了应该发起呼吁的时候了,因而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学者决定向即将在2013年3月份正式接掌中国国家最高权力的习近平致函,他们觉得,让中国领导人听见藏学界的声音非常重要。

毕菲特里耶说,自2008年以来,中国西藏、尤其是西藏东北及东部安多和康巴地区的藏人就始终以各种形式做表达诉求的和平抗争,今天,抗争的范围扩大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他们要求北京中央政府尊重和保护藏族文化,拒绝看到藏语言、文化和宗教一步步走向消亡。这些藏人的抗争形式始终的和平的方式,比如和平示威、递交请愿书、发表呼吁,甚至于最终牺牲自己的生命等等。

毕菲特里耶接着说,出于工作的原因,我们这些藏学学者了解这种文化,了解西藏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复杂玄秘,正如在请愿信 所说的,“我们看到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藏族自治周,西藏语文越来越不受到重视,越来越被边缘化,” 我们希望传递出我们对中国政府采取这种西藏政策的担忧。

国际藏学学者在信中主要提出中国近几年在多个藏区学校实施的禁止和限制使用藏语教学的问题,2010年青海省先是宣布以普通话取代藏语作为上课语言,2012年3月,青海同仁县中学的教科书,中文取代了原来的藏文教科书。由此引发藏族师生的抗议浪潮。据海外流亡组织的消息,今年11月底,因抗议当地官员分发一本谴责自焚藏人并诋毁藏语的小册子, 青海海南自治州一千多名藏人上街示威游行,游行遭到军警镇压,有20名藏族学生受伤。

国际藏学界发出的这封呼吁书,为什么强调保护藏语言而并未侧重藏人自焚事件?

对此毕菲特里耶解释说,藏语言所遭受的消亡威胁是多起示威事件的直接起因。好几位自焚色藏族人士在他们点火自焚时都呼喊着希望他们的同胞兄弟要为保卫西藏文化语言而战。正如毕菲特里耶所说的,在不断出现在youtube上的藏人自焚视频中,一位今年7月在自焚后受重伤的藏人在去世前就留下这样一段录音:他说"我的人民没有自由。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语言都消失了。"

研究藏学的毕菲特里耶说,在这些藏人自焚行动中带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意识色彩,自焚和保护他们的语言文化彼此紧密关联。

发出对中国领导人的呼吁信,藏学学者有怎样的期待?

此次国际藏学界向习近平发出的这封呼吁信让人联想到在2008年西藏3.14之后,75位著名的国际藏学家联名给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写信,呼吁妥善解决西藏问题,严厉批评中国治藏政策。至2003年3月30日,该信得到了350位各国学者的联署签名。同时,此次这封发自学术界的信,也让人联想到此前中国知识分子面对藏人自焚集体冷酷沉默所引发的争议。如果说中国知识界沉默面对藏人惨烈自焚的原因异常复杂,那么2008年时国家藏学界发出呼吁的效果如何?人们从三年多来中国并未改变对藏政策已经越来越频繁的藏人自焚现象可见一斑。

那么对以此次发出对中国领导人的呼吁信,藏学学者又有怎样的期待?毕菲特里耶表示说,西藏目前正在发生着悲剧,而西方国家媒体表现得异常寂静,因此,发出呼吁信的首个目的,就是希望以此引起媒体的重视,在广播电视上发出声音。毕菲特里耶介绍说,联署信以法语、英语、德语、中文和藏语5种文字在互联网上发布,面向所有的人,希望所有的中国人、藏人包括中国和西藏的学者知识界人士看到听到这封信,了解这封信的内容,希望他们中间一些人能够在上面签署联名,她说,她知道虽然做到这一点,在目前的中国似乎很困难。毕菲特里耶最后表示说,当然,发出呼吁信的目的,是更希望中国的新一届领导人能看到、听到国际藏学界的声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