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日趋白热化的中日紧张关系

发表时间: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议在中国引发激烈反响。周日(16日),中国境内数十座城市爆发反日抗议,就单日的反日示威规模而言,这是两国外交恢复正常化40年来,出现在中国的最大规模的民众反日示威。今天(周一),中国官方媒体发出威胁指出:如果中国对日本采取贸易制裁,可能导致日本经济倒退20年。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人民日报》文章反问日本:中国一旦对日本扣下经济扳机,日本做好倒退20年的准备了吗?文章指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挑衅,遭到中国政府和民众回击,迄今虽未见中国正式动用经济手段,但事态已对中日经贸活动产生不力影响。文章分析称,日本经济对中国的经济手段缺乏免疫力,21世纪以来,日本经济之所以没有垮掉,很大程度得益于对中国贸易和投资的大幅增加,同时形成对中国市场更大程度的依赖。文章表示,尽管中国一直非常慎打经济牌,但“在涉及领土主权的斗争中,如果日方继续挑衅,中国必将迎战。中国一旦被迫扣动经济扳机,将不会盲目射击,会精心挑选靶心,击中日本的要害。日本的制造业、金融业及特定对中国出口产品、投资企业、进口战略物资等,都有可能成为目标。

不过,法新社报道注意到:人民日报文章却承认,贸易战会损及双方的利益。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对中国而言,日本在双方的贸易额方面则列位于欧盟与美国之后。

中日两国将于本月底(9月29日)迎来双边恢复外交关系正常化40周年。这将是最糟糕的一次纪念日。有着痛苦历史回忆以及重要经济关系的中日两国间关系跌入最近40年来的最低谷。双方关系持续恶化,在中国各地近两天来的反日示威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最近几周来,中日两国均表现了互不相让的立场。组织、或鼓励前往钓鱼岛海域的“巡查”活动。上周二,东京收购钓鱼岛的举措犹如火上浇油、恶化了本已十分紧张的双边关系。北京迅速决定向钓鱼岛派出海监船维护主权,总理温家宝更表示:中国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绝对“寸土不让”。中国国家电台宣布:上千艘船只准备启航前往钓鱼岛。与此同时,中国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数十座城市爆发了反日示威,有些地区的抗议活动甚至伴随着暴力。原本计划为两国关系正常化40周年举办的众多庆祝活动纷纷取消,一些在中国的日本企业被迫暂时关闭。

在日本可能提前大选以及中共高层即将换届的微妙之际,民族主义情绪在各自国内政治因素不稳的背景下爆发,不免引发国际社会忧虑。特别是美国,做为日本的主要盟友,美国警告要避免战争风险。周一,日本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表示,日本政府将保持冷静并将与美国展开合作,以确保日中关系不受目前领土纠纷的严重影响。

不过,法新社报道认为:目前的气氛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小小的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事变,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借口导致紧张升级并翻历史陈年旧账。今年8月15日,日本1945年投降纪念日的当天,北京对日本两名内阁成员前往靖国神社的做法提出强烈抗议。明天9月18日,将是日本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的“九一八事变”81周年的日子,新一轮的反日热潮似乎在所难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