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中国民间组织开展“零鱼翅”活动

发表时间:

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爱吃鱼翅的“恶习”,遭到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和有良知者的鄙视和批评。就因为亚洲人爱吃鱼翅,全世界的鲨鱼遭到大规模的捕杀和残害。中国民间组织最近发动一场零“鱼翅”的活动。据广州日报的报道,民间组织的活动先从深圳开始。主办者说,先从深圳开始因为深圳靠近香港,香港鱼翅市场特别活跃,价格也非常高。但近年来香港环保人士也开始说服居民们不要吃鱼翅。活动倡导者王雪告诉记者,香港在拒绝鱼翅方面开展了几次成功的活动,效果不错。香港鱼翅贸易额曾占全球50%,近几年,香港的政府部门及一些社团、个人聚餐都主动减用鱼翅,多用炖汤代替。3年来,香港鱼翅销售额下跌约15%。

全球每年约有7000万到1亿条鲨鱼被捕杀
全球每年约有7000万到1亿条鲨鱼被捕杀 @DR
广告

记者通过探访发现,深圳市场鱼翅价格相差很多低的有十多元一斤,高的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记者调查后发现,中国很多餐馆所谓的鱼翅菜均是假鱼翅,是用淀粉做的。但是真正的高级餐馆用的是真鱼翅。因此如果发动零鱼翅很多必须从这些高档餐厅入手。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40多位科学家五月27日联名发出公开信,反对鱼翅交易。这封公开信通过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对外发布的。签署公开信的科学家包括美国佛罗里达州穆特海洋实验室海洋生物学家Robert Hueter、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Christine Dudgeon等。《公开信》称,“作为专业海洋科学家,我们已经目睹并记录了全球鲨鱼数量的剧减,然而最近在亚洲及国际上,有些媒体再次发表了错误信息,声称鲨鱼翅交易是可持续的,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担忧。”

公开信指出,近期围绕鱼翅交易在社会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网民和民间组织已建议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吃鱼翅的城市。此间有媒体报道称,总部设在香港的水产品协会(MPA)可持续性海洋资源委员会认为,鱼翅交易是可持续的。而真实的情况是,大量的鱼翅交易仍处于无管理和无监控状态下,而亚洲渔业管理对鱼翅产业的发展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所谓鱼翅交易可持续性说法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

动物保护组织“野生救援”指出,全球每年约有7000万到1亿条鲨鱼被捕杀,严重影响到鲨鱼物种生存危机和海洋生物平衡。另外,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包括鲸鲨和姥鲨在内的44种鲨鱼已被列入濒危级别。

短短30多年间,全世界鱼翅贸易总量从不到4000吨激增至近14000吨。其中,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三地鱼翅消费占据着全球鱼翅贸易和消费的95%以上。据科学家们介绍,已经有大量的科学根据证明鲨鱼种属正在衰退,而其最大的诱因就是鱼翅交易。目前,鲨鱼,鳐鱼,目鱼等软骨鱼已处于极度危险的状况,而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更大规模的破坏。

科学家们认为,目前需要的是充分的保护及管理策略,而并非停留在维持可持续性渔业等级层次上。而现在出手限制国际上的鱼翅交易,是对这一全球性问题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可错过之良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