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报纸摘要

北京与巴黎及中国的新型国际关系

发表时间:

法国新旧总统权力交接以及等待新总统处理的主要卷宗占据今天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世界报综述法国公民对奥朗德总统的要求与愿望;人道报认为奥朗德所面临的棘手卷宗包括社会问题,欧洲问题,退休问题和公共机构等四个领域的大问题;十字架报介绍了法国人对奥朗德的期待,总结了萨科齐未完成的事业;解放报关注按照总统竞选的许诺,组成新政府的男女老少的情况;法国两份免费报纸二十分钟说法国国家换首脑;地铁介绍奥朗德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巴黎人报全国版今日法国聚焦最高权力交接的幕后秘密。

广告

法国世界报围绕争夺外交部长之战的文章强调,在任命法国外长人选的问题上,欧洲,中国和美国等重大情况都必须考虑到,说是法国社会党人前总理法比尤西和莫斯科维奇的名字可能会是外交部长人选,还给他们贴上密特朗主义者或新大西洋主义者的标签。谈到中国问题在任命外长人选当中举足轻重的段落指出,法比尤斯今年二月的北京之行并不成功,因为没有见到有代表性级别的对话者,法比尤斯提前离开了北京。中国驻法国大使在向接近奥朗德的人表示了她的担忧并建议奥朗德在总统竞选运动当中,特别是在电视辩论当中,不要提达赖喇嘛。中国外交最终之所以珍惜萨科齐的原因是2008年在波兰会见达赖喇嘛的萨科齐次年四月份与中国达成保证“不干涉内政”的法中正式公报,从而化解了中国对法国在西藏问题上的不满。

最后由此次总统大选立下汗马功劳的莫斯科维奇负责安抚中国大使,但是是否因此而使法比尤斯担当外长的运气受阻,总之,法国世界报文章说,崛起的亚洲是重要的利益中心,而选择法国外交部亚太司司长中国通燕保罗(Paul Jean-Ortiz)作为总统外交顾问就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法国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在任命法国外长的问题上都举足轻重,法国十字架报在“另一种说法”栏目当中发表一篇在巴黎政治学院任教的大学教授贝尔特朗巴蒂的文章分析,评述中国及其新型国际关系。

以“中国及其新型国际关系”为题的文章认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最近访华之行事件值得深入分析的事件。首先,是美中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对话;其次是因为发生了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到美国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的事件,因此使美中对话在人权问题上的摩擦加倍增加。除此以外,却出现了美中两大国之间的新型关系:一个被抗议的大国和一个崛起的大国之间的关系,美中之间的关系的建设与曾经众所周知的关系毫无相同之处,而且任何一方指责对方如今都不能算数。

然而冷战遗留下来紧张并没有因此而消除。害怕中国,或是憎恨中国,甚至是藐视中国的讲话屡见不鲜。巴蒂教授的文章继续写道,恐惧中国的爬行主义长时间以来占据了媒体以及政治讲话的内容,甚至提及昔日“黄祸”。如果相信相当一部分法国无论是右派还是左派人士的观点的话,如今的对华政策只能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有信誉。在人权领域有理由的恐惧与贸易方面的焦虑,或看到要出现一个,或者对可能要取愈来愈苍白的美国而代之的新霸权的惊慌失措交织在一起。

十字架报刊登的文章认为,上述漫画般的分析对理解正在经历的世界化的决定性参考数据也有偏差,法国大学教授巴蒂相信中国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正在发展的大国,而且并没有从软弱阶段走出来,在军事方面如此,在社会方面也是如此,中国人口老化的问题也加重了这种非稳定因素和弱不经风的脆弱。巴蒂认为,中国与世界化的关系是期待更多的全球化,并不是寻求统治全球。巴蒂还认为中国执行的是务实主义,中国进入国际关系之时,是中国必须确信从中立即有利可得。相反,要在中国谈人权或者谈起政治制度,或认为是威胁其主权的像“保护的责任”或是世界化的经济调整等新原则,中国便会立即反应,巴黎政治学院任教的巴蒂教授用“这大概正是新型国际关系的面目吗?”这一疑问作为十字架报发表的这篇分析文章的结束语。

此外,费加罗和财经报纸回声报把重点放在希腊危机之上,强调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幽灵徘徊在股市上空,欧洲人受到放弃希腊的诱惑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