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传真

香港泛民主派提出初选机制

发表时间:

香港二零一二年的特首选举,聚焦於跟北京关係深厚的两位建制派候选人即前政务司长唐英年和前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身上。但被北京视为反对派的泛民主派阵营并没有缺席,负责选出下届特首的一千二百名选举委员会委员於十二月十一日產生,泛民主派获得近二百个席位,在香港民主运动中驰骋四十年的立法会议员何俊仁,有望取得参选特首的「入场券」。 

RFI/Chine
广告

何俊仁最近接受亚洲週刊採访时表示,香港下届特首必须就二零一七年特首和二零二零年立法会的「终极普选」问题,带领港人与北京会商。何俊仁坦承,这次仍然是小圈子选举特首,他是绝对赢不了的,但却能突显小圈子选举的不公,也恰恰反映目前香港特区建制权力结构的不义,是整个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根源。

何俊仁说,建制派的唐、梁两位候选人虽然有竞争,也加强了香港市民的投入感,但两人始终是「同一品种」,对於涉及香港核心价值的问题,总是迴避。何俊仁说,香港的核心价值,就是维护高度自治,落实民主,捍卫法治人权,以及「一国两制」的制度化。何俊仁说,唐、梁两位候选人都不会以认真的态度面对,而「我要争取获得提名,才能拥有候选人的力度,在公眾面前跟他们说个清楚」。

何俊仁的政治视野可以追溯至四十年前香港大学担任学生会干事时。他当时受台湾著名自由思想家殷海光的好友香港著名史学家许冠三影响,接触到殷海光、卡尔.波普及海耶克这些自由主义大师的思想,眼界大开,自此踏上香港民主运动之路。何俊仁接受西方价值观,强调民主公义,但民主理念带著中国情怀,一直高度关注中国,他身兼支联会常委、维权律师关注组主席,也是保钓行动委员会副主席。

何俊仁十月初代表泛民主派宣布有意参选香港特首,目的是要推动民主运动。他说,香港多年来一直探讨社会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源,根本就是权力结构不均,让经济利益分配失衡,不先处理好政治制度的问题,就解不开深层次矛盾。泛民主派最近年提出初选机制,就是为了给二零一七年下届特首选举铺好普选路,初选机制给全民作了一个文明开放及民主决定的示范;这是一个民主过程,初步订於十二月中为各泛民主派组织的提名期,到明年就是二零一二年一月三日起,委託民调机构为泛民主派候选人进行民调,之后并会举行两场候选人论坛,除了会邀请选委、学者、评论员及传媒,并会公开让市民参与,计划邀请电台及电视台转播;到一月八日则是公眾投票日,初步设计於全港六十个港铁站设票站,市民出示身分证明后就可透过手提或平板电脑投票,预计民调支持率及当日投票结果各佔百分之五十,当晚可以公布结果。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