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北京和台北就「九二共识」的一应一答

发表时间:

中国领导人16日利用海协会成立20週年纪念活动,重申「九二共识」对两岸关係发展的重要性及否认「九二共识」的后果。海峡两岸关係协会副会长李亚飞在和台湾媒体年终餐聚时释放对台利多消息,但不断重申「只要两岸关係和平发展趋势能够顺利」的前提,并强调「九二共识」没有「存在」的问题,只有「承不承认」的问题。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16日,中国政坛排名第4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对台机构国台办主任王毅,借海协会纪念成立20週年大会的活动,再度重申在北京眼中,「九二共识」对两岸关係和平发展和协商是否持续的重要性。

贾庆林在致词中批评台独是台海和平最大祸患与两岸协商谈判最大障碍,也强调如果否定「九二共识」,两岸协商就难以為继,已有的协商成果也难以落实,两岸关係势将重现以往曾经出现的动盪不安,最终将伤及两岸人民的利益。

此外,贾庆林也不忘再度对台释放利多信息,包括坚定支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后续协商,并认為双方还可以「探索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

另外,对於台湾希望拓展的国际空间,贾庆林也不忘重申大陆的立场,表示可透过两岸协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甚至还提出「两岸在涉外事务中,应避免不必要的内耗」。

同样的,王毅在致词时重申「九二共识」的重要性。他说,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双方的互信就能维持,基础就能稳固,商谈就能持续,两岸人民的福祉就会不断增进;如果否定或拋弃「九二共识」,不仅两岸商谈会陷入停顿,两岸关係也会发生倒退,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在晚间的海协会20週年酒会上,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也不忘强调两岸必须在「共有的政治基础上,不断增加政治互信」,如此两会就能不断為两岸人民再增签有利於两岸的协议;他也同样指明,「九二共识」是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

中国涉台官员透露,由高层领导人重申「九二共识」对两岸关係的重要性,以及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后果,很多都是「第一次」。

台湾中央社认为,在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正式起跑之际,中国涉台官员对「九二共识」的不断重申与坚持,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台湾民眾和参选人清楚瞭解,就北京来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关係20年来发展与协商的基础。

在台湾这边,台湾陆委会昨天表示,两岸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制度化协商,「一中」就是中华民国,大陆更应该务实面对中华民国客观存在的事实。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晚间发出新闻稿表示,总统马英九就任3年多来推动的大陆政策,促使两岸关係持续稳步前进,更让两岸民眾真正获得和平实益。

陆委会指出,两岸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制度化协商,「一中」就是中华民国。面对两岸关係的长远发展,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努力,大陆更应该务实面对中华民国客观存在的事实。

陆委会强调,政府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九二共识」就是两岸「搁置争议、务实协商」,建立政府间处理问题的机制,具体解决人民关切的议题,「制度化协商并不是去处理国家的前途与未来」。

陆委会表示,马英九一再强调,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我们国家的前途与台湾的未来,掌握在我们2300万人手中,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中央社说,陆委会强调,未来政府将继续坚持既定政策立场,促进两岸良性互动,呼吁两岸都以人民福祉為先,并在各个领域,包括国际社会等相互尊重、友善对待,才能逐步累积互信。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