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德国媒体:太空正在变成红色

发表时间:

中国成功发射“天宫”1号,引起了德国媒体的关注。媒体普遍认为,“天宫”1号的发射彰显了中国要在宇航业也成为世界强国的决心。尽管它标志着中国宇航业的又一个里程碑,但中国宇航业的水平现在还只是美俄六十年代的水平,中国探测太空的道路还很漫长。

广告

《南德意志报》用两大页的版面广泛报道了中国和世界各国间的宇航竞赛,认为中国和美国有点象在龟兔赛跑。美国兔子跑得快,但没有毅力,现在因宇航耗费巨大、太空开发艰难等等,已在很多事情上刹车打盹儿。中国乌龟虽然跑得慢,但有耐力。虽然经常受到老美的排挤,比如老美不让中国插手国际空间站,但中国仍然紧抱住宇航业不放。中国就是要向美国显示,没有你的帮助,我也干得了。
 

鉴于中国的强劲势头和近年来的不断成功,鉴于美国宇航热情因经费原因不断降温的现状,“南德意志报”问道,一个新的宇航时代是不是正在开始?门槛国家中国不惜一切代价进入太空,当然不只是为了国家的声誉,更是为了原材料,为了知识领先,为了权力。太空中有许多人类需要的原材料,如氦-3、铝、铁、钛、钽等。而人类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渴望与理智无关,而是来自心灵的完全疯狂的想念。
 

由于美国宇航局取消了太空航班,美国宇航员只好乘坐俄国火箭前往国际空间站。俄国打算每运输一人就向美国索取6千3百万美元,而美国宇航员已开始学习俄文。由于太空正在不断变红,估计不久以后,美国宇航员就要学习中文了。

《明镜周刊》则认为,中国庆贺的只不过是自己处处强大的幻想而已。中国庆祝自己将未来宇航站的第一部件射入了太空,但这一成功与严肃的科学研究并无多少关联。它更是要对内显示共产党的能干和共产党统治的合法性,对外显示中国的强大。尽管中国的宇航业发展迅速,但中国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美国和其它国家的现有水平。中国的宇航站将来做好了,也就只有大约60吨重,与现在国际空间站大约400吨的重量相比,简直就微乎其微了。不过,这些宇航项目带来的政治资本则很明显,它等于向邻国日本、台湾、印度等发出了警告,告示中国在太空也有相当可观的战斗力。
 

《斯图加特报》认为,中国在国庆节前将8.5吨重的高科技发射到太空,这看上去就象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表演。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如果运载火箭没问题,“天宫”1号的发射早在数周前就应该完成了。不过,中国紧抱住宇航业不放的姿态却并非偶然。六个中国人在近八年内成功出入太空,使中国踏上了美国和俄国曾走过的征途。而印度最早也就只能在2014年发射载人宇航船。中国相对邻国印度所取得的领先地位对中国某些政治局委员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两国之间有许多磨擦,如边境冲突、水资源纠纷等。印度想进入联合国安理会,而中国则想打入南亚经济共同体。没有对方的赞同,谁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在这种状况下,超越对手的每个得分点都是很有价值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