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纵横

看中国提升海军实力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发表时间:

中国大力发展海军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即将下水,而与此同时中国海军的远洋活动也不断增多。路透社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海军正借助其首艘航母提升全球影响力,尽管中国强调和平合作的意愿,其崛起还是在推动各国发展海军力量。中国海军如今长期在印度洋上执行打击海盗任务。今年早些时候,一艘中国军舰还进入地中海,帮助转移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此外,中国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协助建设商业港口,尽管中国官员表示无意将这些港口改作海军基地,还是令美国和印度等国感到担心。

据报中国由瓦良格号改建的第一艘航母即将下水
据报中国由瓦良格号改建的第一艘航母即将下水 路透社
广告

中国政府急于向外界强调,鉴于中国资源进口和制成品出口都依赖海运,中国有着全球海上雄心以及需求,但中国优先考虑的是和平、合作崛起,以确保全球航道安全。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对英国智库--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表示,面对越来越多的海上威胁,以及超越国家或地区的全球挑战,没有任何一国海军能独自应对或置身事外。他指出,只有通过共享认识、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维护共同利益。但由于中国涉及多个海上危机触发点,譬如台湾问题,以及与越南等国的海上主权争端,有人士警示爆发冲突的风险。

中国海军购置更先进的装备以及反舰弹道导弹和潜艇,而其他国家海军尤其是邻国海军,纷纷作出相应调整。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纷纷扩充海军舰队,而对中国的顾虑,也促使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重新关注冷战结束後被忽略的反潜作战。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海军可能要等若干年後,才能真正运用航母在亚洲海域执行任务。而自从二战以来,亚洲海域基本上是美国海军的势力范围。分析人士指出,未来数年,全球军舰总数可能下降。日益复杂且迅速变化的技术,常常使得战舰造价更为高昂,促使海军舰队向少而精的方向发展。

迄今美国海军仍是全球最强大的海军,但其任务繁多,要应对利比亚危机、海盗以及地面快速反应部队的海上基地需求,并且当前美国军队的财政压力加大。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家安全研究教授格沃斯德夫称:“我们左右为难,一方面是中国的挑战、全球新的无序局面,另一方面又得削减预算。”他说:“因此我们只能采取折衷战略,设法建造这样的(多功能)军舰,即现在可以用来执行人道主义干预行动,未来必要时又可以对抗中国海军。”

与中国在南海存在激烈冲突的菲律宾和越南也在大力提升其海军力量。据中央社报道,菲律宾海军向美国海岸防卫队採购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将从美国加州港口启程航往菲律宾,预定3週内抵达,成为菲律宾海军建军以来拥有最先进的军舰。这艘长378英迟的巡逻舰不久前从美国海岸防卫队退役,依美国过剩国防军品法以4亿5000万披索(约1036万美元)售予菲律宾海军,今年5月13日移交后,改名为“德尔毕拉尔号”。德尔毕拉尔是菲律宾民族英雄,出生于1875年,曾参与对抗西班牙及美国的革命战争,1899年在一场激战中死于美军枪下。

菲律宾海军总司令巴玛在1份声明中说,德尔毕拉尔号将于18日下午4时自加州启程,途中将会在夏威夷和关岛进行补给。菲律宾媒体报导,德尔毕拉尔号排水量3390长吨,装载两具1800马力的燃气轮机,最高船速达28节,可载180名船员和直升机,续航力30天,是菲律宾海军建军以来所拥有的最先进、吨位最大军舰。美国海岸防卫队定位为“气象耐航巡逻舰”的德尔毕拉尔号,来到菲律宾后将被重新定位为「水面作战舰」,取代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甘农级」护航驱逐舰,用于海上安全及搜救任务。南沙群岛主权争议最近升温,菲律宾军方曾指称,今年以来中国侵入南海菲国海域至少已逾10次,海军稍早表示,将用这艘巡逻舰捍卫菲律宾在南海的国家利益。

越南方面,有学者分析说,越南也在积极推进其海军的现代化并不断引进武器装备。越南总理阮晋勇去年访问俄罗斯时为越南海军和空军订购了一批先进的俄罗斯军事装备,包括6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20架苏-30多功能战斗机,以及一些米-17直升机。为这些武器,河内将向莫斯科支付32亿美元,这是越南2008年对外军购费用的3倍。“基洛”级潜艇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如能顺利于2012-2016年之间进入越南海军现役,将使其水下打击能力有质的飞跃,再配合以苏-30战机,将会使越南在南海上对敌国的水面舰队和补给线构成较大威胁。除此之外,越南2007年3月28日签订合同自俄罗斯购进6艘“猎豹”级护卫舰,目前已经有一艘服役。

据香港« 亚洲週刊 »报道,就在中国权衡是否要在巴基斯坦建立境外海军基地之际,日本已抢先在「非洲之角」的东非吉布提建成了首个海外军事基地,实现了从海外派兵到海外驻军的又一重大突破。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是东非最大的海港之一,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五大海的十字路口,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衝。凡是北上穿过苏伊士运河驶往欧洲或由红海南下印度洋绕道好望角的船隻,都要在吉布提港进行补给,加水加油。其战略地位之显要,被称为海上石油通道上的「哨兵」。因吉布提扼守著亚丁湾,又横锁苏伊士运河出口,并与波斯湾遥遥相对,所以如果能有军队在这里驻守,就等于掌握了控制世界海上石油运输命脉和东西方海运的主动权。这也是日本处心积虑要在吉布提建立军事基地的原因所在。

日本在吉布提建立的军事基地不仅确保了日本在中东、非洲进口石油天然气所依赖的这条海上通道的安全性,同时还能有效监视中国依靠这条海上「生命线」获取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具体状况。中国目前进口的石油,其四分之三左右来自于中东或非洲。无论是从中东还是非洲进口石油,其海上运输线都必须经过「好望角」,其船只也都要在吉布提这个枢纽港口中加油加水。日本军事基地建成后,中国途径此处的船《只就会经常处于日本P3C反潜巡逻落机等监视之下。« 亚洲周刊 »指出,面对日本已抢先在海外驻军新建军事基地的挑战,中国调整其原来不建海外基地的国防政策的思路也日渐清晰。用在巴基斯坦及缅甸等国建立军事据点的「珍珠链」战略来突破美日印等国的军事围堵,确保中国未来能源等供给线的安全,成为北京的新思维。

英国防务与安全期刊《战略研究期刊》即将出版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开发尖端卫星,以利于其在海外部署军力,并防范美国未来在台海冲突中动用航母。路透社提前获得了该报告的副本。报告指出,中国迅速开发先进侦察卫星,以便于实时跟踪敌对力量、指导弹道导弹,这已成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关键内容。报告称,虽然美国过去在此领域无人匹敌,但中国正在迅速赶上,“中国的卫星群过去能力有限,仅为有限搜集普通战略信息,但现在正向一个新的时代过渡,将能够为战术行动提供支持。”“中国可能已经追平美国追踪已知固定目标图像的能力,而随着未来两年的一系列发射计划,有可能在此领域超越美国。”

报告指出,1995-96年台海危机中,中国大陆以军事演习威胁台湾,美国因此向台湾附近海域派出航母战斗群,此事让中国痛感通过卫星对军事行动提供支持的必要性。报告指出:“中国在太空领域不断增强的能力不是为了支持某个单一武器,而是自成一个动态系统,可以应用到其他远程平台上。以太空为基石,中国可以拓展其军力部署范围,同时继续奉行不建海外军事基地的政策,”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