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观察

发出10万个太阳那样的光芒

发表时间: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自从2003 年七一50 万人上街,翌年约22 万人参加游行之后,历年七一游行人数,多在2、3 万之谱,显示七一游行的号召力,已经大为减弱。今年,主办团体民阵打出‘2012 年双普选、反对地产霸权、曾荫权下台’3 项诉求,不算动人心弦,但是突然杀出‘递补机制事件’,迅速发酵,使得不少市民质疑政府有‘以杜绝“玩嘢”补选之名,剥夺市民补选投票权之实’的嫌疑。于是市民再次上街,汇成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目的为捍卫香港理性求真的核心价值、程序正义的尊严和市民投票的基本权利。”

广告

        刚刚过去的七月一日对香港来说,是又一个改变历史的大日子。22万市民冒着酷热,走上街头,对特区政府发出愤怒抗议的声音。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香港七一大游行的分析评论。
香港《太阳报》的社论称:“如果说2003年游行是市民对董建华政府不满的总爆发,那么今年游行无疑是对曾荫权政府不满的总爆发。其实,今年22万市民上街,所反映的民怨以及对政府管治的冲击,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香港《大公报》的社论称:“本港庆回归14周年之日,反对派再度发起‘七一大游行’,组织者在政治上疯狂攻击特首和特区政府,”“他们是一群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回归以来就凭一些似是而非的人权、民主口号将自己打扮成港人利益的捍卫者,动辄鼓吹上街游行,每年‘七一’庆回归之日更成了他们尽情发泄的机会,”“他们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否定回归,否定‘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抗拒中央,为外国反华反共势力增添筹码。”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卢峰的评论称:“遇上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香港市民从来不会退缩,从来不会含糊。22年前的六四镇压如是,8年前反23条恶法如是,今年反对荒谬侵权的替补机制同样如是。超过20万人走上街头,清晰响亮的跟特区政府及支持恶法的建制派政党说,我们不会甘心情愿被无理恶法剥夺选举权,我们不会低首下心接受横蛮无理的立法过程,我们不会任由特区政府及建制派政团以谎言及反智的论据扭曲香港的价值,侵损市民的基本权利。”

  香港《东方日报》的社论称:“年年七一都有大游行,但‘曾荫权下台’成为游行主题,则是前所未有,”“香港回归14年,乱足14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港府无能,倒行逆施,尤其两位特首一蟹不如一蟹,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港大早前民调显示,港府民望创出历来新低,3司12局问责官员无一表现理想,多人归入表现不彰及表现失败类别,反对曾荫权出任特首的市民创出六成六新高,其支持率则跌至两成三,评分只有四十六点五分,比董建华下台前还不如。”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 “2003年由23条立法所激发的50万人上街示威,到昨天‘七一游行’显露出各种民怨;由过去游行所强调争取的民主自由,到今天民生议题‘政治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从房屋、就业、教育、退休保障以至骨灰安葬,形形色色的示威团体,对种种民生施政失误的怨气,足以对社会稳定和秩序构成潜在威胁。由于民生弊端最容易引发受损民众采取激烈的行动,故而充满爆炸性,如果特区政府管治班子漠视社会的诉求,对强烈的不满声音‘虚与委蛇’,势必令民怨进一步沸腾,并为下届政府埋下社会不稳的结构性‘地雷’。”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怡的评论称:“在酷热天气下,市民的表现真令人感动。回归14年,香港人凭着对自由法治人权的坚持,守护着香港这一制,力抗中央的干预,更力抗特区政府为逢迎巴结北京而出卖港人权益的种种劣行。香港人平时似乎不大关心也不大懂政治,然而一旦挑战我们的权益,总会发出10万个太阳那样的光芒。香港人这种特质,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以上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特约记者张文中在香港为您报导。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