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最新版面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 RFI
广告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什么?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日本政府误判核灾,消防敢死队扭转危局。在地震、海啸与核电事故三合一的灾难中,日本政府最初受东京电力公司左右,误判福岛核电站危险程度,导致危机日益加重,四个反应堆相继发生化学爆炸,东日本面临毁灭命运。东京电力公司紧急应对迟钝,决策失误,更想采用保守疗法来「保住」反应堆,结果丧失抢险黄金时机。关键时刻东京消防「敢死队」驰援,挺身贴近处于核爆临界状态的三号机组,注水成功,扭转灾难性危局。

网络上有人盛传日本发展核武,真实情况是如何的呢?

日本核电事故后,中国网络盛传日本以民用核电来掩盖发展核武器的言论。虽然东京电力互相矛盾的报告、闪避性发言和一再拒绝透露详情让人诟病,但专家指出,在美国、中国、俄罗斯的时刻监视下绝无这种可能,网上对日本核阴谋的猜测纯粹是阴谋论。

日本核事故发生后,中国出现一股「抢盐防辐射」的非理性行为,被国际间视为大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离谱现象的呢?

日本核泄漏后,中国出现严重「抢盐防辐射」风潮,其实,游资曾大量提前购入盐类股票。政府虽出面澄清,但谣言裹着恐慌向全国蔓延。民调发现谣言多经由电话及短信传播于不上网群体,网上的传播反而很快被纠正。

这次日本核灾难,令人想起一九八六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爆炸,那次的惨剧,对后人有什么启示吗?

切尔诺贝利爆发核灾时,当地政府仍呼吁镇静,知情的官员及家属早已撤离。时任总统的戈尔巴乔夫觉得被部下误导,派特工调查始知真相。因核辐射而出世的畸形儿成为永远的痛。核灾催生知情权,成为苏联改革重要原则,也对中国带来重大启示。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精彩内容吗?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南京保树示威牵动两岸关系。上千南京市民以微博发起街头静坐的公民行动,抗议南京政府为建地铁砍伐民国时期种下的梧桐树。微博名人黄健翔及台湾立委邱毅大声疾呼抗议,牵动两岸关系。南京市府受压,暂停砍树。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