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人大代表建议央视及各省一套节目禁播商业广告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方明,近日在天津代表团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建议,央视一套和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全部禁播商业广告,以实现做纯新闻的目的。据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此十分重视,并作出批示,要求国家广电总局予以考虑,出台广告播放的相关管理规定。与此同时,有网络媒体专门就此作了一个民意调查,大部分人都表示欢迎。有网友感慨说,今后,看新闻有望不再受低俗广告的折磨了,实在难得。

中国人大全体会议现场(2011年3月11日)
中国人大全体会议现场(2011年3月11日) 路透社
广告

不过,有分析人士却对此质疑说,我毫不怀疑这一调查的正确性,但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如果真的禁播广告了,我们的电视节目会比以前更好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选网上学者李开盛的文章说,一个明摆着但有些人却未必愿意承认的道理是,正是因为有了商业广告,各家电视台才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推出新栏目、播出好节目,以便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如果没有收视率,哪家公司愿意将大把大把的银子往里砸呢?如果没有商业广告,电视台都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的话,还有必要仔细琢磨尔等小民的视觉需要吗?

可见,广告其实是我们想要看好电视必须付出的代价。当然,广告过多过滥、品味不高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并加以切实的治理。但如果因此就禁播商业广告,是不是有因噎废食之嫌?可能有人会说,禁播广告有利于避免商业影响,实现做纯新闻的目的,BBC、NHK即是一个范例。鄙人不太明白的是,我们一贯视西方媒体为妖魔化中国的工具,为何一到我们需要的时候,就把它们作为范例抬出来。而且,就絲毫不再顾及我们一贯坚持的“国情论” 了呢?

文章又说,媒体要做到新闻公正,少不了几个要件:一是杜绝权力的干预,二是避免商业的影响,三是不盲从于舆论。事实上,在当今中国最能影响新闻公正的,其实还不是商业利益的渗透,而是权力操纵下的扭曲。如果说权力控制是消蚀新闻公正的“绝对的恶”的话,商业支撑却可能还是一种“相对的善”。特别是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商业广告事实上给媒体提供了一定的独立生存能力与资源,从而不必时时看着权力的脸色行事。如果商业广告全部退出,仅仅剩下权力的话,随着广告退出的,不只是精彩的节目,还有我们从媒体中好不容易寻来的一点自由空间。当各家电视台都不再盯着我们老百姓的遥控器,而只能看着官员的指挥棒时,咱普通民众也就只剩下被教育的份儿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