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姚监复谈中国两会(一):央视应实况转播人大代表发言

发表时间:

在中国人大政协“两会”正在进行之时,本台采访了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姚监复先生,请他就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发表看法。姚监复先生认为:这次两会强调“民生”,而不仅仅“国强”和GDP增长,这是时代的要求,但如何落实兑现更加重要。对于如何解决中国百姓最不满的三大问题:物价、房价和腐败,姚监复先生认为:“如果没有政治改革,没有应有的民主和宪法允许的自由,光靠自己对自己开刀,可能是困难的”。

广告

姚监复顺带提出一个具体问题:两会进展应对全民公开,中央电视台应该实况转播与会代表的发言。对于胡锦涛在“茉莉花革命”不久后所提出的“社会管理”的理念,姚监复先生认为:探讨“社会管理”,不仅是怎么管老百姓,也是如何管好官员的问题,对老百姓,要注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自我管理,对官员,则要注重老百姓对他们的监督。

由于时间关系,首先请听对姚监复先生采访的第一部分:

法广:首先请对今年“两会”有什么特色,谈谈您的看法。

姚监复:从去年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就定了“十二五”规划的意见,有了党的指示。当时都注意到一点:即强调“民生”,而不是仅仅“国强”和GDP增长,所以这次定的“十二五”规划的GDP增长往下降了一点,但注意到“民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以人为本”就是要使人民收入、包括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要和GDP增长速度相称,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蛋糕做大应该有每人相应的一份。

另外一个:现在正好是世界上出现“茉莉花革命”的时候,我想“茉莉花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分配不公、青年失业特别是大学生的失业。我想这一方面对我们的领导是有启示启发的,即要注意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因此采取这样的政策是正确的。

第三,从环境角度来看,如果老让我们用那种投资发展传统产业的方式来增加GDP的话,会污染环境,减排任务更重。所以,改变结构、改变生产方式、稍微把速度放慢一点。

从这三方面考虑,所采取的政策是正确的,但问题就是能不能落实。中央的政策的正确的,但地方官员为提高政绩升官,他们的要求和上面的要求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能不能兑现是很重要的。

法广:目前中国老百姓最不满的是:物价、房价和腐败这三大问题。

姚监复:对。对这些问题,用行政手段来压制,不一定能成功。仅仅用强力维稳的办法和行政手段,但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了,市场化了,有不同利益集团了。除了有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以外,还应当有与政治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如果没有政治改革,没有应该有的民主和宪法允许的自由,光靠自己跟自己开刀,可能是困难的。而且从现在来看,腐败高发区往高层、望更广泛发展的趋势并没有遏制住。这些方面,需要像高压锅一样,有个减压阀。

我刚才注意到:湖北电视台好像可以直播人大湖北代表团的发言,我觉得这是一个创造。中央电视台能不能不用记者采访,就实况转播代表的发言?让这些看起来比较尖锐一点、或者反映实际情况的讲话能现场直播,报纸上也原原本本地登出他们的讲话。胡绩伟告诉我:习仲勋在西北局当书记的时候,让报纸把政协委员的讲话原原本本地登出去。张治中讲了个“蒋介石先生”,他(指胡绩伟)请示习仲勋要不要改 ? 习仲勋说不要改,就是原原本本地登。那是49年50年都能做到的,为什么到2011年还做不到呢?这样才可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我觉得在民主自由方面,还可以多做一些工作。

法广:面对中国的民生问题和国际上“茉莉花革命”影响,中国领导人是会在政治改革方面找一些出路?还是坚持老的比较硬的政策?
 
姚监复:我想他们在想新的办法,比如“茉莉花革命”发生不久,胡锦涛讲了“社会管理”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管理”是管老百姓,怎么把老百姓管住?另一方面,我想重点是怎么管好官员?怎么管好领导者?因为许多官员当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就认为“当官当到我这个分上,就没有人敢管我了”。因为他就可以管纪委,管公检法了,就变成一个小皇帝了。我们和旧社会的皇帝不一样,皇帝就一个人,下面是互相监督的,实际上最少两权分立,几权分立的。我们现在变成书记挂帅一把手的话,到每一个小地方,他都成一把手了,缺少监督。

所以我想“社会管理”的内容应当是两方面,怎么管好老百姓?用什么方式管?怎么让他自己管 ? 让社会组织自己管 ? 包括NGO这些,让他自己管。不要什么都是党去管。另一方面是党要管党,要管党的干部,怎么让老百姓来监督你 、来管你?法律除了管老百姓以外,主要应该是管官。我觉得这些方面好像应当加强一些,包括预算的管理,预算的民主。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