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李红旗藉由电影谈生命的荒谬与创作的自觉

发表时间:

荣获第63届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的中国电影“寒假”,刚刚从2月23日起再法国电影院上映,而该片导演李红旗也应邀前来巴黎,李红旗首先对法广表示很高兴这部影片能够在法国做商业发行,因为之前只有在一些文化机构看得到他的电影,藉此机会我们也邀请他和听众朋友们谈一谈这部影片与他的创作理念。

李红旗荣获洛迦诺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豹奖2010年8月14日
李红旗荣获洛迦诺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豹奖2010年8月14日 路透社
广告

被视为中国第七代导演的李红旗,1976年出生于山东邹平,1995年毕业于山东滨州教育学院美术系,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幸运儿》、《我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诗集《临床经验》。2005年拍摄剧情长片处女作《好多大米》,获5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2008年完成第二部剧情片《黄金周》2008年10月 1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竞赛。去年,李红旗以第三部剧情片《寒假》摘下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将的荣衔。

对于当初怎麽想创作《寒假》?李红旗向我们解释说,他所有的影片主题都一样都差不多,就是作为人在地球上的一个生存处境,也就是想瞭解人类从出生到老死的过程当中有什麽意义。至于能讨好一般观众的猎奇故事,或者政治议题,再或者民族色彩,他对此并无很大兴趣,而且在他的电影裡面,也会将这些元素压到最低的程度。

在李红旗的电影中,人类的处境常常是荒谬的,他表示人类的社会是建构在人类的弱点之上。而人类却相信这样建构出的社会,毫不去怀疑,这让他感到非常荒谬。这样的荒谬感也普遍存在李红旗的诗歌、文学、美术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遂变成为其创作的基础。李红旗接著表示,当自己独立思考后,开始对学校所教的知识完全不感兴趣。中学时候精力旺盛,但因为不信任学校告诉他的知识,因此将精力放到画画等让他感兴味的事物之上,后来又翘课跑到街头上混,去学习那些既不是师长也不是家长认同的知识,当时可以说是一种青春期的叛逆。对于电影里面有没有自传的成分,他说,从故事上来说,这些人物都是他虚构出来的,与他本人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如果说有自传成分,那也是属于心理层面的吧!此外李红旗说,在他青春期那段时光,不像电影里那般乏味。虽然在学校的生活压抑,但另外在街头小混混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很多事做,是快乐的。

《寒假》中青少年争执中互斥对方“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这段对白隐含着中国社会对生命的消沉,李红旗认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分子,30到50岁这个阶层,有点能力的人,他们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吃喝嫖赌,无论是商人还是知识分子。但李红旗觉得生命应该还是要有使命感的,许多人也许被自己的弱点牵着走,很早就放弃对生命的使命感了。是否正因如此,他想在影片结尾提出“如何在社会上做个有用的人”?李红旗回答说,这里容易造成一个误解,其实他提出这个问题是出于反讽性质。他解释说,当一个问题变成答案时,就应该质疑。我们的父母总是告诉孩子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或是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把问题当作答案代代相传下去。他更信任的一种提问,反而是如何建立自己的使命感就是对生命的使命感!

而这种对生命的使命感是否透过他的艺术创作表现出来?李红旗强调出,就先去认识。现代人忙忙碌碌地那些问题,还有自由、和平、爱等等问题,这些都是支微末节,他觉得最基本的问题根本还没有被发现出来,但无数的答案已经出来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答案,但真正的问题却没有被人找出来过,这正是这个世界的问题所在。因此他想透过电影传达出人应该先去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对既定知识产生质疑,然后自己主动去寻找这个世界的问题到底是什麽。换句话说,艺术创作者本身要有一种自觉性。而这种艺术自觉性在中国的创作环境里,李红旗认为从基本上来讲几乎不存在,有的话也仅是局部性的去思考为何要去当一个艺术家。此外,北京对李红旗而言,限制性越高对他创作的刺激就更大,因为在与外界的对抗,以及与自己弱点对抗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才能提升。

谈到法国电影,李红旗表示,从60年代到80年代法国电影的气息都很相近,他都不反感,都会喜欢去看,但特别喜欢的是,西班牙的老导演后来在法国拍片的路易斯•布努艾尔。另外,在《寒假》之后,李红旗表示将先暂停拍摄剧情片,但有记录片筹备当中。他还表示,作为电影导演他的控制欲很强,希望每个细节都要很清楚,我们笑着说,拍电影的苦多于乐。

总而言之,李红旗希望知道自己为什麽来到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对他又意味着什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