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中共前领导人华国锋诞辰九十周年 其历史功过的评说再次引发关注

今年2月16号,是华国锋同志诞辰九十周年。谈到如何评价其历史功过,有评论写道,继毛泽东之后,华国锋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任职四年零八个月:1976年10月至1981年6月;但作为权力核心实际主政,却只有两年零三个月: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 1980年代以来,官方对华国锋主政两年的评价尽管有褒有贬,但却是贬多于褒。最权威的结论,可用“一正四负”来概括:“一正”就是,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

广告

“四负”则包括:一是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压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是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的进程 ;三是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 ;四是对经济工作中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的继续,也负有责任。今年第二期《炎黄春秋》杂志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韩钢的文章说,此后,只要论及华国锋,相关著述几乎无一不以此为基调;一些著述甚至还衍生出更多的负面评价,包括“阻挠和拖延恢复邓小平工作”以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

不过,在华国锋去世之后,官方的评价有了变化。新华社发表经官方审定的华国锋生平,有几点和从前大不一样的说法。比如说,关于粉碎“四人帮”,不再只说“有功”,而是称华“提出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得到了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关于平反冤假错案,不再说“拖延和阻挠”,而说他“开始复查、平反冤假错案”;此外,还提及华在“拨乱反正”、“恢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推动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开始走向正常”、“外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韩钢教授的文章认为,抛开意识形态色彩不说,至少在事实方面,这次评价还算客观。至于推行“两个凡是”、压制真理标准讨论、制造和接受“新的个人崇拜”等等说法,新华社的这篇生平则未置一词。这可能是格于对已故者悼念、避讳的人伦和惯例,未必是官方改变了结论。华国锋已成逝者,官方也有了一些新的评价。但盖棺却并未论定,关于华国锋,还有许多事实需要还原。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2月19号发表署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文章《纪念华国锋诞辰九十周年》,再次肯定了上述评价称,华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