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亚论坛

红包为选举 送礼为升官

发表时间:

春节到了,红包和礼物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但在台湾,红包与选举心心相印,在大陆,送礼与升官一唱一和。

广告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农历年节前夕,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前“行政院长”苏贞昌等都全台跑透透发红包、拼人气,但日前因“大选”初选方式与党中央互扛的吕秀莲,31日又接续火力抨击说,发红包文化隐含封建思想,因此,“我对政治明星准备红包发送给民众不以为然”。

农历年后,民进党即将展开“大选”初选作业,包括党主席蔡英文、前“行政院长”苏贞昌等人,都已安排在过年期间北、中、南走透透,藉由上香、祈福、发红包的行程测试人气。31日吕秀莲办公室也发布公开行程,足迹一路从台北到台南,同样颇有为2012备战的味道。

面对外界揣测是否也有意角逐“大选”的问题,31日上午前往台北市龙山寺发送抗寒睡袋给街友的吕秀莲态度低调,不愿表示意见。但她话锋一转表示,贫富差距是当前台湾社会最严峻的问题,为改善这项情况,农历年后将展开“脱贫计划”,亲自向台湾各地的企业家募款,以帮助60万失业人口脱离贫穷。

但尽管自己和蔡英文、苏贞昌于过年期间都有拜年行程,但面对蔡、苏两人选择大手笔制作红包袋,吕秀莲不以为然的说,发红包是封建思想下的产物,在当今社会已是过时文化,她不会像许多政治明星一样忙着发红包。

蔡英文则表示,这件事应该轻松看待,发红包是一种传统,但也具有现代意义,现代发红包的意义是传达祝福、喜气,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这与封建思想无关。

在谈到大陆过年时送礼的情景时,台湾中央社发表文章说,送礼要送得好,送得得体,“送得贴心、收得安心”,送到皆大欢喜,送到官运亨通,在大陆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经济改革开放后,大陆人有钱了。过年给上司或上级机关送礼,可算做民俗人情的一种。所以,每逢过年,上级机关所在的城市交通变得非常拥挤,下属单位像约好了似的,都来汇报工作,顺便送点年货。

其实,如果这些礼品仅仅限于各地的土特产,倒也无伤大雅,怕就怕送著送著就变了味道,从针对整个上级机关的土特产品,变成了针对领导个人的特别孝敬。

以往年节送礼是最让下属官员操心的,但到了现在可采取商业化运作,交给专门的送礼公司去包办。无论多大的高官,只要有嗜好,都可以打听出来。

有专门的送礼公司预备礼品,从洋烟洋酒到瑞士名表,从白玉金牛到紫砂陶器,想送什么,送什么档次的礼品,都为人著想到了家,送礼的官员根本不用出面,礼数一定送到。 以前有段时间,中国大陆书商喜欢做金书,因为官员最喜欢的就是金子,但直接送金子不好,可能被中纪委追查,名曰送书,实际送的是金子,皆大欢喜。

大陆春节送礼,以茅台酒最受欢迎,尽管在北京市场的零售价已冲破人民币万元大关,但需求依然强劲。

近期虽然茅台飆涨却不影响销量,大陆民众流传一句话,“高档酒都是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不怕贵,怕不贵”,越贵越有人买。越贵送礼才风光。 1980年代,贵州茅台每瓶售价仅人民币8元,30年间足足涨了至少187倍,日前又传出陈年茅台每瓶拍卖出上百万元的天价。

除酒品外,等同现金的购物卡也一直是年节送礼的首选。在中国大陆节日送礼中,“卡”的学问是很大的,有现金购物卡,也有可提实物的提货卡,收到卡的官员等同于收到现金一样,又收得安心。

近年来,中国大陆年节送礼风愈刮愈猛,中国政府每年春节前都要向官员、公务员发布“禁礼令”,制止公务员参与应酬活动和接受馈赠,但请客送礼之风依然强劲不衰,甚至出现年节“大规模、高价位、大手笔”送礼。

一些外省市政府、企业还直接开车进北京“跑部前进”,排队送礼,有的则委托公关公司代行,或者雇请快递公司投送礼品,展开一场“公关大战”、“送礼大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