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重度依赖却又互不相让的中美关系

发表时间: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三正式欢迎到访白宫的中国主席胡锦涛。两国领导人纷纷呼吁应为双边合作作出新的努力,表现出了在贸易领域要摒弃前嫌的决心。胡锦涛表示,中国将刺激内需和消费,以平等原则对待美国企业,并对中美两国间“大有希望”的贸易前景表示祝贺。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在受到普遍关注的人权问题上,美国总统表示,在包括言论自由、宗教及结社自由在内的问题上,“十分坦诚地”向中国主席表达了美国的观点并专门提到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再次呼吁北京政府释放这位在押的异议人士。美国总统同时要求北京与达赖喇嘛展开对话,“以解决分歧”并“维护西藏人民的宗教地位”。奥巴马重申,言论自由是基本人权,美国始终反对世界各地侵犯人权的行为,不会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

中国主席胡锦涛则表示,中国承认并且尊重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但同时也认为,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他说,中国始终致力于“保护和促进人权”,同时提到了近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但胡锦涛也坦诚表示,在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渡过一个关键的改革阶段,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发展人权事业尚有很多工作要做。虽然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上存有分歧,但是中方愿同美方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交流,以加深了解扩大共识,减少分歧。

随着胡锦涛的到访,中美两国首脑峰会正式拉开序幕。有分析认为,本次访问将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界定世界上老牌超级大国-美国与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国之间的关系。

自胡锦涛上次2006年访问白宫以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大幅提升,中美关系现在也被普遍视为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在某些方面得到了加强,例如,本周签署的一系列大型商业协议表明双边商贸正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两国似乎在诸多分歧上的斗争日益激烈,包括北京对朝鲜的态度,中国的军事扩张,汇率政策以及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待遇。

另有分析注意到,在中国主席胡锦涛国事访问的重大排场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已对美中关系采取新手段,当初要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雄心壮志,似已不复当年。奥巴马在与胡锦涛共同出席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希望能与中国合作,也不会妨碍中国崛起,但他承认,美中两个大国有时也是彼此的对手。他说:放眼未来,我认为,双方需要的是合作中有良性竞争的精神。这席话凸显了奥巴马政府基调的转变。当初,入主白宫时,奥巴马执政团队大谈要与中国建立全方位的伙伴关系、解决气候变迁以及全球经济等各项难题。乔治城大学亚洲研究一名教授认为:奥巴马总统最初外交政策主轴,是寻求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世界强国合作,以解决重大国际事务。但随后发现,中国领导人在气候变迁等议题上,提供的协助十分有限。另有学者注意到,美中在朝鲜、台湾和南海主权等问题上的观点也相牴触。奥巴马不得不接受现实,对中国采取新手段:在经济上,两国重度依赖对方;在亚洲未来走向上,却又互不相让。

台湾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陈一新在谈到中美两国关系时则发表看法认为,胡-奥峰会不会改变两国“外和内争”的本质。他说,两国能够不撕破脸皮反目相向,已经是本次高峰会的功劳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