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美国动向

纽约时报:胡锦涛中共最弱势领导人

发表时间: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在即,纽约时报16日发表文章,聚焦胡锦涛,认为美中两国关系在奥巴马时代走下坡,反映了他是共产党时代最弱势领导人。华盛顿邮报则认为美国政府正在降低对胡访美的期待。 

广告

纽约时报说,虽然中国更富有、更具影响力了,但胡锦涛也许是共产党时代最弱势的一个领导人。他的权威比他的前任弱  也许在保持美中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不变成对手方面其能力更弱。文章举了他对中国隐形战机试飞表示不知情为例,显示其被对手权力中心围困或规避。

文章说,“无论从什么标准衡量,胡锦涛都是现代中国最拘谨的领导人。认为他能够设计出一个全方位政策,改变邓小平30年前开放中国经济的做法,是不可想象的;更多的他是一个谈判者,在领导集体中达成一些交易,而他从来都没有被看作能完全巩固自己的权力。”

文章说,当然胡在做许多激怒美国的决定时也并非是无助的旁观者。他是对中国的政治异议人士实行加紧打压政策以及最近扩大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的始作俑者。文章说,胡锦涛缺乏他前任江泽民和邓小平的领导权威。

文章分析说,部分原因是系统性的。上星期在跟胡锦涛会见时,美国防部长盖茨发现中国没有类似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样的机构,这意味着军队可以自行其事。一位奥巴马政府的高级官员说,“中国领导人迫使军方开始跟我们重开谈判,但是他们却不能迫使他们停止耍像隐形战机试飞这样的花招,尽管我们还在北京。”

文章说,至少在纸面上胡锦涛有权统领全局。但通常他做不到或不想做。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无法有更大突破就是因为中央银行希望升值,而部长和党的头头们希望保护依靠廉价出口以求生存的巨大工业机器。而中国国有企业庞然大物的崛起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并使之更难解决美中之间的争端。

上星期五,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发表演讲,阐述了美国接待胡锦涛到访的基调。美国主流媒体对这篇详细、清晰阐述奥巴马政府处理美中关系的发言都以其中强调的要求中国采取“切实行动”来加以报道,而中国官方新华社则断章取义,只摘取其中“同舟共济”一词来展现希拉里对美中关系的描述,甚至肉麻地报道希拉里“动情地”回顾当年跟她丈夫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的情景。

实际上,美国媒体正是根据希拉里的这篇演讲做出了美国政府正在降低对胡锦涛访美期待的报道的。华盛顿邮报16日报道说,国务卿希拉里拒绝了中国分析人士称之为“G2”的提法。希拉里说,“今天,美中关系跟世界上任何双边关系一样重要,并不存在所谓的‘G2’。”希拉里说,“我们两国都拒绝这种提法。其他重要力量、盟国、机构和新兴国家也希望跟我们合作以参与地区和全球事务。”

另外,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东尼龙星期五告诉记者,美国恪守成为像日本和韩国这样国家盟友的承诺。他说“那些国家绝对相信美国跟中国进行有成果、积极的交往,相信美国对美中关系的处理,因为那绝对是该地区稳定与安全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奥巴马在其政府的头11个月中强调了跟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他试图将北京视为地区和经济问题上的伙伴,从北韩裁军到气候变化新条约的合作。但是,中国没有选择2009年12月在联合国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会议上跟美国合作;美国情报官员还在抱怨中国千方百计探测美国国防电脑网络,窃取美国公司的商业秘密。

美国财政部说,中国握有9060亿美元的美国债券,但分析人士怀疑,中国还在通过英国和离岸金融机构购买美国债券;中国正崛起为一个军事强国。上星期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与胡锦涛会晤时,中国进行了第一架隐形战机的试飞,胡锦涛在被问到试飞问题时表示他并不知情。恢复美中军事交流一直是奥巴马外交政策的目标之一。北京于2008年中止了美中军事交流。 所以上述这些问题都要求奥巴马政府官员要小心应对。

希拉里在演讲中说,美中关系十分复杂。她说,“这不是一个如朋友和敌人那么黑白分明的关系。我们两个复杂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历史,非常不同的政治体制和观点”。

希拉里还批评中国监禁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民主活动人士刘晓波。她说,“我们敦促中国保障西藏和新疆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所有人表达自己和他们的信仰自由,保障公民社会和宗教组织在法治框架内呼吁他们自己立场的权利。”她还说,“我们强烈认为那些在宪法框架内和平呼吁改革,如《零八宪章》签名人,不应该受到骚扰和起诉。”

奥巴马上星期四在白宫会见了5位中国人权活跃人士。预计尽管胡锦涛不愿意但人权问题将成为两国元首峰会的主题之一。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