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香港的中国良心司徒华黄雀行动传奇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 RFI
广告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什么?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的封面专题是:香港的中国良心司徒华黄雀行动传奇。香港民主斗士司徒华因肺癌病逝,被视为「香港的中国良心」,生前最大心愿是看到「平反六四」、「民主中华」来临。司徒华另一大鲜为人知的经歷是六四后「黄雀行动」,营救被追捕的民运人士。「黄雀行动」前线总指挥陈达鉦说司徒华在行动中「既是我的战友,又是我的上司和领导」,因为司徒华提供营救名单和资金。司徒华一生为中国的民主而奋斗,为香港不同派别的人所敬重。

司徒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人称「华叔」的司徒华,广东开平人,香港出生,排行第三,在开平族谱上的名字为「司徒卫华」。十岁丧母,二十一岁丧父。一生言行受责任感极强的父亲影响甚深。日军攻港时全家逃回开平家乡,目睹日军杀人,激发强烈爱国心。中学毕业时放弃航海梦想,入读师范,帮补家计。司徒华记得,年幼时父亲问儿子志向,大哥和二哥说要做科学家和大将军,司徒华想不出更好志愿,默不作声,父亲嘆一口气,谁料这个在父亲眼中没大志的孩子,日后会成为人所敬爱的民主领袖。

司徒华逝世后,北京和香港官方有哪些反应呢?

司徒华病逝四个半小时后,北京官方主要喉舌新华社发出六十五字的《司徒华在香港病逝》电文稿:「香港特区立法会前议员司徒华二日在港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司徒华一九三一年出生於香港,曾於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四年期间担任特区立法会议员。」下午三点,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新闻公报,称司徒华「一生热爱中华、热爱香港,致力推动民主发展。他为人刚直不阿,一直坚持理想,从不言休。崢崢风骨,深受各界尊敬」。

司徒华的离去对香港民主派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司徒华老战友、香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张文光认为,香港民主党内有个重要传统是中国的民族情怀,中国情怀。这个情怀被强化为路线,司徒华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司徒华逝世对支联会有影响,但民主运动应该江山代有人才出,领袖和表达方式都可以是多元的。

除了封面专题外,这一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重要内容呢?

本期亚洲周刊揭晓2010年十大小说。二零一零年亚洲週刊十大小说有独创性,也具开拓性,从现实主义、荒诞派到实验小说、意识流,从神州大地到南洋婆罗洲,从新疆到西藏,从上海到台湾。张煒、李永平、施叔青、哈金、韩寒、黎紫书、刘亮程、董啟章、李劼、高平的十部小说,以魔性文字,探索全球华人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秘密。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