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舆论看中国

印度可以超过中国

发表时间:

在今天的《法国舆论看中国》专题节目时间里,我们给大家介绍法国经济回声网上一篇关于中国与印度经济比较的文章。这篇文章题为《印度可以超过中国》,作者布拉瓦提 (Jagdish_Bhagwati) 是一位印裔美国经济学家。

广告

此篇文章的主旨可以大致概括为如下内容:

中国与印度经济近年都有快速增长,但是,两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基础并不一样。分析比较印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因,作者认为印度拥有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因而可以超过中国的经济增长。

作者首先提出,中国与印度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一种竞赛关系,但是二者究竟谁优谁劣?中国经济增长肯定会一直领先于印度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将时间一直追溯至1947年,认为从那时开始,中国与印度之间就有了某种竞争关系。这一年,印度获得了独立,建立了民主政体,而中国则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步入共产主义时代。

不过,这两个亚洲的巨人此时其实并没有真正苏醒。中国须等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改革时代,印度则要到九十年代才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原因是二者均没有找到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开始,两国先后进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经济于是进入增长轨道。

专制可以加快改革,也可能是经济的障碍

作者认为,直到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快于印度,有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原因。从政治上讲,相对于印度的民主体制,中国的专制制度比较容易调整国家决策框架。但是,作者认为,有理由相信这种基于威权主义的政治运作模式不能长久持续。作者提出三点理由:

第一, 威权主义既可以加快改革,但同时也可能是经济的障碍。他引用美国一位学者的话指出,当年,当毛泽东和周恩来均健在时,有人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提问,这位学者回答说,中国经济增长取决于是毛泽东还是周恩来先去世。为什么如此说呢?原因是在一个专制国家,经济增长与否往往取决于让人难以捉摸的政治因素。中国目前的情况仍然如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公众的政治热情将随之高涨。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呢?是向镇压法轮功一样压制民众的参与热情,还是适应公民参与要求,走向政治民主呢?
第二, 中国现体制对言论自由的钳制也会阻止技术的创新,尤其是阻止信息技术的创新。正如共产党与个人电脑的速写均是PC,而共产党与个人电脑这两个PC是不能兼容的。
第三, 中国经济成长主要依赖出口,这也使得中国经济十分脆弱。如今的世界,对于民主与人权的要求只能与日俱增,这会使中国出口遇到障碍。

印度  另一个中国?

布拉瓦提同时指出,处理政治方面的原因之外,也有一些经济原因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制约作用。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拥有广大的劳动力大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中国就业供求压力增加,工资上涨。中国将渐渐失去劳动力充裕的优势。而印度则恰恰相反,印度将在今后的二十年内完全不缺乏劳动力,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这会使印度成为另一个中国。

同时,同中国的快速并已经十分全面的经济改革相比,印度经济改革还有很大的余地,私有化,劳动市场改革,流通领域的改革等等还有待于启动。这些领域的改革将会给印度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