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中国就稀土下了一着妙棋?

发表时间:

中国于九月间短暂停止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这立即引起了日本和西方的警惕。由于德国企业十月间也发出了得不到稀土供货的叹息,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批评变得广泛而尖锐。n-tv新闻电视台问道,中国削减稀土出口,使得西方工业界和政界全都大叫起来。那么,世界经济危机之后是不是会紧跟着出现一场原材料危机呢?《巴登报》的语气则较为尖锐,批评中国是个好斗的国家。

广告

该报报道说,中国和日本近来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打得火热,而中国与邻国在东南亚争夺势力范围的战斗也越来越激烈。中国的日益强大令东南亚国家感到不安。所以,在河内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一些国家和美国联合起来,形成了一条统一的对抗中国的阵线,甚至连正在与尼泊尔激烈争夺势力范围的印度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虽然柬埔寨和泰国受惠于中国,并不希望邻国与中国的冲突加剧,但东盟国家目前谁也不相信,中国在扩张势力范围上会采取妥协,所以,面对好斗的中国,东盟国家的忧虑还在增加。《法兰克福瞭望报》甚至转载《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借美国人的口批评中国是个“丑陋的垄断国家”、“不负责任的超级大国”。

但德国经济目前对中国经济有很大的依赖。中国大力购买德国汽车使德国汽车工业一片繁荣,中国对德国经济的拉动使德国成为欧洲第一个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国家。德国政界因此并不希望中国经济受到打击。总理默克尔今年的生日是在中国度过的。在十月初欧亚峰会之后,默克尔抽空在德国国宾馆梅泽贝格宫热情款待了中国总理温家宝,向世界打出了重视中国的信号。经济部长布吕德勒也频频访问中国,并表示会帮助中国阻止反中贸易战的出现。德国各州州长和政要也接二连三出访中国,继续加强已经颇为发达的德中经贸合作。面对稀土可能会出现供应中断的现实,德国政府并没有发出批评中国的声音,而是积极寻找解救方案。十月中,德国政府通过了一套新的战略方案,以确保对德国工业的稀土及其它原材料的供应。其中包括重要的两条,一是德国将促进废旧电器中稀有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二是德国将促进国际稀土开发项目,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德国工业界也在积极寻找出路。据《法兰克福汇报》报道,德国虽然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但据说在萨克森州的司多克维茨,在地下170米到900米深处却埋藏有一个小稀土矿,该矿据说是中欧唯一的稀土矿藏,含有4万1千多吨稀土。德国原材料股份公司正在与一家国际企业就共同开采进行谈判。谈判成功的话,该矿2013年就能供应稀土。另外,美国一家公司也表示将重新投入开采,从2012年底开始,该公司将能够每年提供2万吨稀土。这是世界年稀土产量的六分之一。其它国家如澳大利亚和印度等也都已表示将重新开采稀土。由于从找到矿源到稀土供应一般需要5年时间,德国专家们认为,世界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只是短期的,最多也就5年而已。

中国虽然已经表示将继续向世界供应稀土,但中国暂时中断稀土供应带来的惊扰是全世界都在积极投入稀土开发。这也许正是北京政府所期望的。根据专家们的预算,中国的稀土生产不久将难以满足本国工业的需求。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