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刘晓波旋风冲击政改

发表时间:

本期亚洲週刊的封面专题是:诺贝尔冲击政改,中共老人公开信幕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全球颳起「刘晓波旋风」;而中共老人李锐、胡绩伟等牵头五百人联署发表挺温家宝政改的公开信,要求执行宪法第三十五条,兑现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也曾考虑挺刘晓波,但最终未获共识。南京《现代快报》和湖南《瀟湘晨报》打破宣传部门限制,大幅报道温家宝於CNN谈政改内容,形成「温家宝现象」。两股力量互相碰撞,激盪起中国政改前进或倒退的悬念。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 RFI
广告

这封连署公开信的主要内容是什麼呢?

这封连署公开信提了八点建议,包括:取消媒体的主管单位,由主办单位独立负责;真正落实出版单位的社长、总编辑负责制。尊重记者,树立记者 「无冕之王」的社会地位。记者报道群体性事件,揭发官员贪污腐败,是为民请命的神圣事业,应受到保护和支持。立即制止某些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随意抓捕记者的违宪行为。

刘晓波这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中国大陆社会產生哪些冲击呢?

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与六四事件、零八宪章,在内里一脉相承,自此中国民间社会有了可以和体制对话的代表性人物。许多人在得知刘晓波获奖消息后痛哭失声,更多人在酒吧饭馆聚餐庆祝。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传出鞭炮声,中央美院学生魏强掛起横幅,告诉人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还在监狱里。

中国的意见领袖如何看刘晓波获奖呢?

中国的意见领袖武克刚、邓伟志、刘康等及很多民眾都为刘晓波获奖而兴奋,认为中国需要再开放,当下是主流价值观与国际接轨的新机遇,并出现争取刘晓波保外就医的声音。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週刊还有哪些精采内容呢?

本期亚洲週刊还专访了为金正日一家服务十三年的日本裔御厨藤本健二,他说,凭在平壤第一家庭的长期所见所闻以及对金正恩的接触,认为金正恩从小就显示较强的观察、分析、组织及行动的能力,分明比两个哥哥更适合继承父亲金正日的权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