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广角

法国媒体看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

发表时间:

法国外交部在得知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在一份公报中表示:诺贝尔委员会在向所有以非暴力的手段争取、保障人权的人士发去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曾长年驻北京记者哈斯基在网上刊文说:“挪威给全世界上了一课。”法国电视一台驻京记者当天发回新闻表示:“刘晓波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这意味着中国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一次脸。”

广告

 

中国作家、著名异见人士刘晓波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之后,法国媒体在第一时间给予了快速、详尽的报道。法国电视一台把刘晓波获奖放在了晚间新闻第二条。这在法国也是不常见的事情。

法国国内新闻电台驻上海记者表示: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把此项有象征意义的奖项颁给了中国著名异见人士刘晓波,这是对中国现政府合法性的挑战。《费加罗报》着重报道了西方国家要求中国立即释放刘晓波的集体呼声。《世界报》认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发出的主旋律是希望中国能早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强国。《巴黎人报》的相关标题是:“给异见人士颁发诺贝尔和平奖,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种侮辱。”

法国外交部在一份公报中表示:诺贝尔委员会在向所有以非暴力的手段争取、保障人权的人士发去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曾长年驻北京记者哈斯基在网上刊文说:“挪威给全世界上了一课。”法国电视一台驻京记者当天发回新闻表示:“刘晓波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这意味着中国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一次脸。”

 
刘晓波的妻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对丈夫获得此奖感到难以置信。她坚信和平奖会帮助刘晓波继续坚持争取中国民主、获取更多的人权。人权观察亚洲倡导促进事务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说:“这份诺贝尔奖不仅表扬刘晓波坚定不移地倡导人权,也表彰了中国国内所有为向政府追究责任,天天挣扎的每一个人。" 理查森还表示:"这份奖项使中国的人权纪录再次陷入国际舆论,无疑会激怒中国政府。”理查森还说:"中国政府应以诺贝尔委员会的态度,视刘晓波为一个勇敢倡导者,他体现了中国最好的一面,而不应把他当成敌人或耻辱。"

总部设在巴黎的“记者无疆界”在一份公报中表示:“挪威诺贝尔和平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不仅对争取中国言论自由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它对其他各地那些在押、服刑的异见人士来说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8日表示,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完全违背该奖项的宗旨,也是对和平奖的亵渎。

 
法国网民对此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这份奖充分反映出诺贝尔委员会的独立性;有的法国网民却担心再次惹怒了“中国巨人”。

法国一位网民在《89号街》论坛上写道: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颁发给刘晓波,这将会使中国更加闭关锁国;另一位名为让·莫里斯·居昂Jean-Maurice Juan的网民这样写道:“我们没完没了地招惹苏醒的亚洲巨龙,我们有一天将会为此付出代价。西方没有教训一个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国家的资本。中国人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时,西方还是一个愚昧的世界。我们这样做为的又是什么?龙的文化和龙的传人,他们都不喜欢别人的挑衅。”

当然,惧怕和平奖会再次惹怒中国巨人法国人不能说是多数。我们来看一看法国资深记者哈斯基对刘晓波获奖的点评。

哈斯基作为一名老记者,在刘晓波获奖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发表了一篇长文。相关文章的标题是:“诺贝尔和平奖,挪威给全世界上了的一课。”

哈斯基在文中写道:“挪威给全世界民众上了一课。挪威诺贝尔和平委员不顾中国政府的重重压力,斗胆把和平奖颁给了还在服刑的异见人士刘晓波。诺贝尔委员会今年对和平奖得主的大胆选择意味深长、非同一般。

诺贝尔和平委员会经常由于他们意外、大胆的选择而获多方的批评。去年在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平奖之后,委员会还没来得及做任何的解释,西面八方的批评即扑面而来。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五人组成的委员会并没有屈服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直接压力。今年九月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会晤挪威诺贝尔研究所负责人伦德斯塔德(Geir Lundestad)时说:诺贝尔委员会如作出这一决定,将会给挪、中两国关系带来不和谐因素,可能会被视为不友好的举动。”

法国资深记者哈斯基认为,把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刘晓波向中国现政府发出了两个信息:一是经济强国需要伴随着渐强的政治改革;第二个信息是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中国都身兼着新的责任。

近几年来,政治改革将随着经济强大而逐步完善的说法在法国极为盛行。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时,巴黎传递火炬风波和法国总统萨克奇会晤达赖喇嘛所引发的风波,都使得有人进谏说,法国对中国人太傲慢了。法中外交频频陷入低谷,法国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法国从多方面遭到了中国实实在在的报复。

哈斯基回述道:“2009年初,中国总理温家宝寻访欧洲四国时,特意看了一下欧洲地图。温家宝看地图的目的是如何能绕开法国。在法中两国关系陷入低谷的时,一向是法国做让步。法方多次派出了访华团向中国人赔罪。这些访华团中即包括总理菲永率领的访华团。菲永到访中国时,正值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一案开庭。也是为此,89街网站就此发表的一片文章的标题是`菲永先生,您是否听说过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现在不能说总理菲永不认识刘晓波了。可当时他在北京的时候,他对刘晓波受审一事缄默不语。”

哈斯基接着写道:面对中国的强大,欧洲至今未能在人权和经贸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不是说中国当前在意大利、特别是在希腊的出手相助就可以帮助欧洲在中国的政改上找到对策。挪威并不在欧洲联盟之内,挪威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他在人权上所做出的选择不是卑躬屈膝、以经济利益避谈普世价值。挪威的选择需要勇气也有骨气。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颁给刘晓波给中国本身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是,只有当中国的巨人脚步踏上民主之途的时候,中国才可会有名副其实的强大。这种强大不能只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巨额的军费来铺垫。这个信息可以说是传递给中国人的;但同时也可以说是传递给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因为,布什当政时信赖的是单边主义。

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前夕,中国就政体改革议题掀起了一场真正的辩论。中国总理温家宝接受美国有线电视CNN专访时谈及的“谈政改死方休”的言论遭到中国官方的封杀。温家宝特别承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将风雨无阻,至死方休。这些话语透射的力度,让人不敢轻视。

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事件的后力不可估。因为中国高层在政改上的激烈争论激烈到什么程度,外界不得而知。但是可以乐观地说,在信息通畅无阻的当今,给中国领导人和中国平民百姓大量提供'强国'和'政改'辩论的讯息,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可以说,颁发诺贝尔和平奖,对刘晓波来说是某种保护。当然令人遗憾的是他只能在深牢里慢慢确信这个消息。当他知道世人都在为他的勇敢而振奋时,这位中国学者至少不会觉得自己白白牺牲了一场。

感兴趣的人们不防去拜读以下刘晓波二审的辩护词。他谈及的言论自由,精辟无比。辩护词说“言论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言论自由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民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是最基本的人权。其应有之义是每个人既有发表“正确言论”的权利,又有发表“错误言论”的权利。对于这项权利,公权力不仅不能干预,更不能剥夺,甚至不能审查,而应予以保护。”

那么中国政府会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刘晓波呢?近期释放他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人从不屈服于来自外界的压力,否则就是丢了面子。如果他服刑服不满十一年,这对世人来说已是一种宽慰。中国政府也不可能对刘晓波获奖装聋作哑。因为中国当局知道不能长时间关押着这么一位被世人敬佩的智者。

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不应该把自己沦为缅甸军政权的境地。因为不要忘了,缅甸从没有停止过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昂山素季女士的迫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