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媒体/刘晓波

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媒体集体失声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全球媒体纷纷以头条报导,但在中国,电视台与主流网站却几乎只字不提,路透社发自北京的一篇专稿指出:在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反应上,与海外出现如此巨大反差的中国似乎不会因此发生太多的变化。

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校园内,贴出“支持○八宪章,声援刘晓波先生”的大字报,
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校园内,贴出“支持○八宪章,声援刘晓波先生”的大字报,
广告

 

一位姓韩的北京商人在被路透社记者问及对刘晓波获奖的感想时回答说,从来没听说过刘晓波的名字,这位商人并作出无奈的手势。他还说:他太忙了没有时间看电视。

中国北京一般读者常买的《新京报》,对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只字不提,另一份《北京青年报》也不报道刘晓波获奖的消息。《京华时报》则是刊登新华社转发的马朝旭问答全文,《北京晨报》转发新华社一篇有关8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合致信英国政府,批评英国限制外来移民的报导。

路透社说,仅有中国的《环球时报》在周六(10月9日)第14版刊出了题为"诺贝尔和平奖又砸自己的牌子"社论文章。而英文版的《环球时报》网站也登出英文版社论,指责诺贝尔委员会继1989年将和平奖颁给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后,再颁奖给刘晓波,指此举"是在对一个30年来经济和社会进步最显著的国家,再一次展示了它的傲慢和偏见。"社论还称,不管是刘晓波或达赖喇嘛,对于中国近几十年的和平与成长都没有作出任何贡献。《环球时报》的社论还指,诺贝尔和平奖已经沦为"反华的政治工具",它"不是鼓吹中国的和平统一,而是鼓吹中国出现意识形态的分裂,甚至像前苏联一样瓦解"。

路透社的消息说,在今天的中国首都,豪华商店遍布各处,人们身着时尚的服装,乘坐现代化的轻铁,八九时代的英雄们已淡出人们的记忆。如今很少有中国人知道刘晓波是谁了。与此同时,中国官方的政治监控也越来越严密,似乎不会放松对维护人权人士的打压政策。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