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传真

关注中国命运的阳光卫视

发表时间:

最近,阳光卫视的总部迁回香港。这是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电视台,它让那些无法进入中国主流电视的公共知识分子畅所欲言,对国事、天下事提出多元化的看法。这三百多位中国当今的精英,包括了贺卫方、章诒和、卢跃刚、张鸣、徐友渔、朱学勤、戴晴、沙叶新、秦晖、王康、袁伟时、辛子陵、沉志华等,更包括一些中共的老人如李锐、张思之、李普、资中筠、周有光等。

RFI/Chine
广告

这是一场场关于中国现实与命运的深度对话,经济危机、政治改革、社会革新﹑专注时代的命题谈话。这些讲者反复追问:「私有化是不是国企改革的出路?」「要复苏还是要改革?」「政改的根本出路在哪里?」「赦免和赎买能否破除改革阻力?」。这些惊人的格局和直截了当的言谈,在中国大陆激动了许多观众的心,想必也惊动了许多在位者和当权者。二零零九年十一月,阳光卫视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谈论政改,题目是《政改的根本问题在执政党》,犀利到位的言论震惊四座。结果,就在十一月月底的二十八日,阳光卫视被中国大陆国际电视总公司「停止转播服务」,不过它仍然可以通过亚洲三S卫星播放,估计仍有上千万观众。

阳光卫视全资控股人、董事长的陈平说,「从今往后,阳光卫视再也没有必须去靠收视率简单化赚钱的压力了,我再也不用向任何人提供财务报表什么的了,可以『为所欲为』,包括经营上的探索了。」陈平说,「君子论是非,小人谈得失,我想我还是个君子。」

陈平曾参加过一九七六年的四五运动,而后,成了上海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员。文革刚刚结束,中国终于要开始调整方向。此时陈平已经无心本职工作了,迫不及待地参加了一场场讨论、争辩,结识了一批年轻的同道中人,他们积极写策论、提建议、四处奔走,致力于推动改革,而奋力鼓呼。

一九八四年,陈平以上海小组召集人的身份参加了「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即著名的「莫干山会议」。参加会议的一些人日后为人熟知,其中包括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著名学者周其仁、王沪宁等。如今回忆起当年的激情,陈平仍觉得很珍贵。他说,「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我们就是这一百来个年轻人,在追问『中国往何处走』。后来每到一些事件或者变故,这些人不断分化,现在分化得当然很大了  有人成了官位很高的主政者,有人做了流亡海外的反对派。但总的来讲,大家都还是有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到目前为止,都还是这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大家的分歧只在于,要走什么路?这个答案不同。」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