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环境

中国三名环保人士获菲律宾麦格塞塞奖

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的菲律宾麦格塞塞奖(Ramon Magsaysay Awards)2日宣布今年度7名获奖者名单,其中有3名是中国环保人士。他们是中国摄影师霍岱珊,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浙江省村长傅企平。

环保人士霍岱珊
环保人士霍岱珊
广告

麦格塞塞奖基金会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摄影师霍岱珊因为揭发中国第3大河淮河的污染情况而获奖,他曾受到中国官员与工厂老板的打压和骚扰。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与浙江省村长傅企平,也因致力保护环境而得奖。

其他几位获奖者分别为:日本广岛市长秋叶忠利、致力于教育穷人的菲律宾夫妇以及一名致力于帮助残障人士的孟加拉人。

麦格塞塞奖基金会总部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喻为亚洲版诺贝尔奖的麦格塞塞奖1957年4月由纽约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的信託人出资创立,用以纪念当年3月空难逝世的菲律宾前总统麦格塞塞。

霍岱珊生于1953年,河南省周口市沉丘县人,原为周口日报摄影记者,由于淮河污染严重,揭示当地的生态灾难,被称为淮河卫士。他独自走过淮河沿线20多个县市、自淮河源头到淮河尽头4000多公里,在考察中有时遭人殴打、破坏相机,还接过匿名的威胁电话。

他是第一个向全中国揭露了"淮河十年治污一场梦"真相和淮河水污染给广大农民带来的生态灾难的人士。2003年10月,霍岱珊创办了淮河流域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有千多名环保志工加入。在他的影响下,霍岱珊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他手下没有报酬的民间环保者。

10多年来,霍岱珊用尽了人民币20多万元的家庭积蓄,投入淮河水污染治理的各项环保活动。他还自费拍摄了1.5万多幅有关淮河流域污染的作品,其中一幅"花朵拒绝污染"被大陆多家媒体转载,震惊了全中国。

中国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以及浙江省村长傅企平,也因为敢于揭露中国环境的危机而获奖。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