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北一周

ECFA早收清单成为国民党五都选举补药

发表时间:

●两岸商谈ECFA(经济合作架构协议)长达半年,上周终于告一段落,星期二(29日)就要正式签署了。达成这项协议,对两岸最主要的影响是什麽?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广告

这在东亚各国的国际贸易商圈而言只是一件小事,因为降低关税,促进自由贸易,是各国早就在做的事。可是两岸间却因为特殊政治关系,和民进党执政八年与中国採取的对抗立场,延迟到2010年才要签署。上周海基会、海协会在台北最后协商的结果,确认了早期收穫清单的总项目,这些项目将从明年(2011)元旦开始逐年降税,台湾输往大陆的货品,如果目前税率在15%以上的,明年元旦先降到10%,后年元旦再降到5%,大后年(2013)元旦则降到0,也就是每年降5个百分点;至于目前税率在5%以下的货品,明年元旦起就立刻全部降到0,也就是免税,这影响该有多大!也难怪马英九政府把签署ECFA当作最重要的施政,全力推动。

●你刚刚提到的是台湾销售到大陆的货品─大陆销售到台湾的货品也一样可以降低关税萝?

对,只要是列入早收清单的货品都可以降低关税。大陆进入台湾的早收清单货品,目前税率在2.5%以下的,明年元旦起一律免税;目前税率在7.6%以上的,也是分三期逐步调降,每年调降2.5个百分点。听友可能会发现,台湾进入大陆的早收清单产品每年调降5个百分点,大陆进入台湾的,每年却只调降2.5个百分点,其实这不是不对等,这是因为大陆的平均关税税率比较高,现在平均税率在8.9%,台湾的平均税率却只有4.3%的关系。终极目标是,双方早收清单货品的关税在2013年全部都降为0,所以大陆调降的幅度必须比较大,这是对等的。

●「早期收穫清单」的确是这次ECFA谈判的焦点。究竟「早期收穫清单」在整个ECFA协议中,扮演什麽样的角色?

因为ECFA是一个架构性的协议,大陆叫「框架协议」,它是先搭起一个框架,双方再针对多如牛毛的产业慢慢协商。「早期收穫清单」就是双方签订协议后,第一批列入降低关税或免除关税的货品项目,以及第一批同意对方进入市场的服务业项目。在早收清单谈定之后,未来两岸每隔半年还要再协商一次,再决定哪些项目要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谈判,基本上是朝向降低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的方向,但双方也要设法维护自己比较弱势的产业,以免太早开放,会被打得抬不起头来。

至于大陆这次同意开放给台湾的早收清单,项目之多,台湾方面非常满意,可以说给足了马英九面子,因为台湾取得的早收清单项目比大陆多一倍,获利金额是大陆的五倍,因此大陆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在台北的记者会上就说,「国际上没有出现过这麽庞大的早收清单项目,也没有出现过这麽不协调的早收清单比例」;他甚至非常明白地说,「台湾对大陆一年贸易顺差达几百亿美金,但中国还是接受以上的结果,就是因为两岸都是一家人」。可以看出,为了给台湾人好印象,也为了和平统一铺路,大陆透过这次ECFA协商,真是摆足了低姿态,也给足了好处,完全落实了「让利」的政策指示。

●即使大陆透过ECFA的协商结果向台湾示好,民进党还是在星期六举办了示威游行,这场示威游行,对两岸签署ECFA会有什麽影响吗?

其实两岸半年来的谈判过程已经可以看出,大陆会透过ECFA向台湾示好,所以民进党的立场从早期旗帜鲜明地反对ECFA,修正为要求将签订ECFA交付公投,这也是星期六游行的主题,强调民进党反对的是「一中市场」。但上星期四,两岸敲定的早收清单,项目之多,已经让马英九政府士气大振,双方星期二就要在重庆的江陈会谈中签订协议,民进党针对ECFA举办的游行,在整个大局势中,已经无法产生任何影响。现在唯一值得观察的是,当湾的立法院要审议ECFA时,民进党会用什麽态度杯葛。

另外,台湾主流媒体的分析认为,在早收清单中,连比较有疑虑的中南部农业县份,大陆也给给了一份见面礼─单向对台湾开放十八项农产品可以免税输入大陆,包括香蕉、柳橙、茶叶、石斑鱼…等,未来一年,这十八项农产品销售到大陆的总金额估计将成长七倍,这可能影响中南部农民对ECFA 的态度,将成为年底五都选举国民党的「大补丸」。这项分析会不会成真,听友不妨拭目以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