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书香世界

马丁.贾克:《当中国统治世界》

发表时间:

三十年前,中国还只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除了少数几个与它有政治与军事方面密切联繫的国家外,中国在海外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可言,如今,中国却成为备受关注的一大经济势力:它既是世界加工厂和金融界钜头,也是投资领域的领军者,同时它还日渐成为研发活动的一大源头。台湾的联经推出马丁.贾克的一本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中文译本,作者在书中认为,中国不但是下一个经济领域的超级大国,而且由它建构出来的世界秩序,将与在美国领导下所拥有的秩序大相迳庭。 

广告

事实上,马丁.贾克(Martin Jacques)的书在二○○九年六月出版后英文版《当中国统治世界》,在西方知识界引起了很大震撼。这本书与坊间一般的中国掘起故事之类畅销书不同。它的重点不在中国大陆的经济掘起,而是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国际关系、价值体系等角度来探索掘起的中国对未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这本书的出版正好赶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式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神话破灭,中国跃升为牵引全球经济复苏的唯一火车头,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体制抵御风险的能力,更让世人刮目相看。

台湾学者朱云汉的书评 «天朝撼动西方»评论认为:贾克不是一位追赶时髦的畅销书作家。最近几年中国掘起成为热门话题,不少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家出版了一系列应景之作。贾克却早在十三年前就已经开始构思这本书。当时亚洲金融风暴尚未爆发,中国在东亚经济体系内的龙头地位还不彰显,北京也尚未展现参与世界秩序重新建构的企图。要不是他因丧妻之痛而多年未能持续写作,这本书可能提前好几年出版,让后来的历史发展有力地佐证他的大胆预言。不过,这本书拖延了好几年才出版,也未尝不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这本书要是问世太早,他下笔可能没有今日的自信,他的论点可能被斥为无稽之谈。

现在,这本书可谓生逢其时。今年三月中旬美国《新闻週刊》还特别以这本书为话题发了一篇专稿,标题为«这是中国的世界,我们只不过寄居其中»这篇报导列举了一系列的最新发展,说明中国正在改写全球的贸易、能源、货币、气候与讯息的游戏规则。例如,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太空总署预算大幅缩减,中国成为唯一在太空探索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国家。中国大陆即将推进第二期无人月球探测计画,也预定在二○一一年发射该国的第一个太空飞梭,这些都是为实现二○一三年登月而做的准备。中国一方面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污染来源,另一方面也将成为绿色科技革命的最大推动力量。中国大陆已经是太阳能和风能设备的全球领导者,正在快速推进制定下一代清洁能源汽车的产业标准。中国也正在积极参与下一代网路通讯标准的制定。当前的网路协定完全由美国主控并占有绝大多数的IP地址。但第六代网路协定将为网站、智慧家电和军事应用提供了数万亿的新地址,中国将为自己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分配到与人口比例更相当的网路资源。这些都是为本书补充更多的注脚。

本书作者贾克曾经担任伦敦泰晤士报专栏作家、独立报的副总编辑,也创办过民间智库。他曾经在京都立命馆大学当客座教授,在北京人民大学做访问学者,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过客座教授。他与西方评论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能深入东亚的文化与历史脉络来理解东亚。他虽然无法使用中文,也不曾真正融入中国大陆社会,但因为他能跳脱西方中心的思考模式,所以能超越许多西方观察家,对中国掘起的历史意涵有更锐利的洞察能力,以及愿意探索更深层的议题。

在他看来,西方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分析仅仅著眼于经济方面,西方的主流知识精英完全拒绝相信,一百多年来相对成功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有一天会被完全不同的中国模式所取代。西方的主流思维始终坚信,西方文明所孕育的现代自由民主体制、多元社会与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巅峰,所有的非西方社会,最终都会发展成西方式的现代社会。

贾克这本书就是要颠覆这个主流思维。他认为中国的兴起会重新塑造「现代」的意涵与模式,世人不要期待中国会向西方模式靠拢;相反的,当中国人的文化优越感逐渐恢复以后,中国的文化辐射力量将再度开展,成为带动世界秩序重组的重要力量。他强调,中国文化是在特有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中孕育而成,并经历过数千年的焠炼,中国从来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近代民族国家,而是一个文明国家。中国在东亚一直以天朝自居,中国人理解的合理秩序是一个和而不同、尊卑有序、大伺小以仁、小伺大以智的世界体系。中国的兴起将向世界展现不同思维与价值体系,历史上的朝贡体系也将以某种现代形式在东亚出现,全面衝击近代西方所建构的主权国家体系。

书评作者认为:至今为止,西方主流知识精英还有不少人认为贾克的这个论点匪夷所思,但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霍布斯邦马上就意识到贾克的论点有其独到之处。因为,近代西方建构的主权国家体系早已背离其孕育的西欧历史情境。在十八世纪的西欧,主张以主权国家做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元,彼此平等、相互独立,有其客观的合理性,因为西欧国际体系的主要成员在国力上大致等量齐观。但是当主权国家有强大如美国者,有微小如土瓦鲁(人口一万两千)者,主权国家原则就成为史丹佛大学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克理斯纳所称的:「用组织堆砌的虚伪」。虚伪的平等掩饰了强凌弱的真实,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让强者可以名正言顺的追求自我利益极大化;可以己所不欲施于人;可以规避对提携贫弱者齐头并进的扶持义务;可以摆脱对维护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责任。

这本书旨在提醒读者:人类社会在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中国掘起将带动全球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格局一场翻天覆地的结构重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