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印度八零后"中国通"如何看待中印关系?(上)

发表时间:

比诺德-辛格(Binod Singh)有一个很本地化的中国名字:高兴。作为新生代的印度青年学者,他在中国已经度过了六年时光,说汉语,吃中国菜,和中国人做生意、交中国女朋友,目前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师,讲授印度文化和国际关系。比诺德每年都要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穿梭若干次,不断地换位思考着两个亚洲巨人的角色。在龙象之争方兴未艾的今天,作为一个八零后的印度“中国通”,他的视角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今天我们播出的第一部分中,比诺德会和我们谈谈他对中国社会的看法。

广告

RFI: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很奇妙的混合体,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忧心忡忡,而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却相对要乐观一点,那么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六年的印度人,你对中国的现状怎么看?

比诺德:我在中国生活六年,看到了很大的变化。知识分子看得比较远,他们肯定关心中国的大的问题:民族问题、贫富差距、环境等。对企业家来说,今天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同样面对很多的机遇和困难,因为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对于大部分老百姓、底层社会的群众来说,我要公开地说,中国社会存在比我们社会更不公平的制度。这就是我的观点。

RFI:今天的印度国内的年轻人怎么看待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尤其是怎么看待曾经发生的边界战争?

比诺德:几乎我认识的年轻人都认为,以后的任何问题通过战争是解决不了的。年轻人非常了解:目前任何的国际问题,不可能用武力方式来解决。这个态度是很明确的。如果你提到1962年我们两个国家打了一个小仗的话,那么由于印度是一个政治比较开放的国家,所以我们能从一个比较广泛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冲突。我们会几乎忽略那个问题。而且我们会考察自身:到底有没有问题在我们这一边?很多年轻人不一定会把问题界定在对方国家的责任上。

RFI:你提到今天印度年轻人的眼界比较开阔,但是,根据最近一份网络民意调查,中国国内只有2.2%的人认为印度对中国友好,很少有人把印度看做一个重要的国家,你怎么看待两个国家认识上的反差?根源在哪里?

比诺德:在我们印度,如果要发表什么东西,不会在网站上发表,(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报纸仍是第一流媒体。最近有几个网络社群,我们印度对他们的评价是narrow nationalism(狭隘民族主义)。如果说只有2.2%的人认为印度对中国是友好的,那么这个问题最大的障碍是卡在语言上。

2003年有本书叫《中印大同》,书里面有很多调查结果,其中说有99.03%的(印度)人看好中国的改革开放。

RFI:中国和印度的媒体都曾经发出过对彼此的敌对言论,最近的中印论坛上,也有很多人都提到要停止两国媒体之间的争吵,但是媒体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它背后也折射出很强大的民意基础,你认为媒体在中印关系上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比诺德: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很清楚,就是中国的媒体是国有媒体,而印度的大部分媒体是私有媒体。印度的媒体已经商业化了,有些人认为印度媒体的自由度可能要超过美国。所以这个体制导致了你所提出的问题。

因为中国媒体有政府的背景,所以如果政府不同意,就不可能登这样的文章。而在印度,90-95%的媒体都是私有的,而且都是和外资密切合作的。

我们的媒体的确能够监督这个国家,实现对民主的维护。我们过去在1975-1977年间,甘地夫人宣布过紧急状态,也就是把媒体的自由取消了,还是有很多记者反对,结果被逮捕了。60年来,我们也觉得本国媒体太商业化,但还是不得不靠媒体来监督政府。

RFI:很多中国人并不看好印度的民主制度,认为民主制度导致了效率低下,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不如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你对这一点怎么看?

比诺德:民主制度不是一个万能的制度,这个问题也是我在学校内外经常听到的,就是民主制度对经济的效率问题。

不能不承认,我有时候也很无奈,的确在中国看到的发展是让人很惊讶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民主制度的好处是它能把问题看得更全面,它没有包装什么。印度哪怕再乱,它这60年保持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但是印度人的确没有第二个选择,不能走新加坡、中国、日韩的路  没法走,不是不能走,很多人愿意,并且想改宪法,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要照顾到每个民族的利益和文化。我的简单的总结就是,对印度来说,这个制度目前还是适合它的。如果不合适的话,老百姓也不会坚持60年。

我不能说印度没有问题,印度有很多问题。在中国的单位或者学校里,人们之间有比较平等的关系。中国有它的礼仪和很多复杂的地方,特别是应酬,但是中国给外国人,特别是印度人最大的印象是,在这个国家里,哪怕是开车的司机,基本上都得到一个社会上平等的地位,没有什么(人)能太看不起别人。但在印度,这个矛盾是比较严重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思想还没有解放。我不是说全部的印度,而是部分封建社会的印度,部分种姓制度比较严格的地方。

如果我们讨论民主制度和中国的一党制的不同,我个人觉得,不可能体制决定一切,还有个人领导力因素,在印度也一样,也有领导的执政能力问题。我经常把温家宝总理和曼莫汉总理(即辛格)作比较,我个人更喜欢温家宝。

在我的国家,民主制度可以把任何人的意见都吸收,但是它整个过程可能来不及。我们印度这个国家,没法靠政府。现在我们印度的民工自由的不得了,说晚上我不加班,哪怕你给我多少钱。这的确导致了印度的发展速度不可能超过中国。

听众朋友,以上您收听到的,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六年的印度年轻人比诺德讲述他对中印关系和民主制度的看法,本次节目由凯文为您采编,明天同一时间,欢迎您收听比诺德访谈的第二部分,他如何看待达赖喇嘛和美国在中印关系中的角色。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