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

赵穗生:谷歌事件不会影响美中战略互信

发表时间:

广告

今年开年前后,中美关系就波折频起,刘晓波被判刑,美国对台军售,谷歌扬言退出中国市场和希拉里国务卿的网 络自由演讲,以及未来奥巴马总统会见达赖喇嘛的可能性,这些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件都给今年的美中关系投下了阴影。

在希拉里发出网络自由 宣言的当日,中国人民网发表措辞强硬的评论,呼吁“不能为美国的互联网外交所迷惑,必须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抵御美国在虚拟空间发起的全面渗透和侵入。” 香港《萍果日报》认为“互联网世界已成为中美两国攫取利益,并上演‘意识形态攻防战’的无形战场”。王丹甚至撰文指,刘晓波和谷歌事件意味着中国与西方长 达十年的蜜月期已经结束。

这一系列事件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面临着冲突加剧的前景?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对此持否 定看法,他认为去年执政的奥巴马总统延续了布什政府的对华接触政策(engagement),还把接触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他说:“这种说法没有道 理,据我观察,奥巴马执政后,不仅延续了布什政府的接触政策(engagement),还把接触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基本上还是强调中美之间的共同利 益,美国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同时,奥巴马用示范的方式,让中国人明白要尊重美国人的价值和核心利益。这是一个相互尊重和战略互信的问题,也是双方减少 敌意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奥巴马对华政策的主线。”

赵穗生教授认为在中美交往的过程中,双方都会有一些具体议题伤害到对方,如最近的对台军售 问题,谷歌问题和奥巴马可能会见达赖喇嘛,都是很具体的问题,并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来挑战对方。目前的问题是,双方都有人在故意将具体问题无限制地夸大, 这种无视中美关系底线的夸大,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他说:“在中国方面,也有人在炒作这一问题,部分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认为中国已经强大了,不 能再做让步了。但比如这次的对台军售,实际上只是布什前年10月批准计划的一部分,已经国会批准,现在只是厂商发包。”

赵穗生教授还是美国 美中关系委员会成员,他注意到奥巴马上台才一年多,已经和胡锦涛见了四次面了,这破了中美关系的历史记录。赵穗生认为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已经由接触提升到战 略互信,这意味着美国接受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参与国际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具有更多的发言权。

在战略互信的中美关系架构下,中美关系已经成 熟到一定程度,赵教授认为中美关系的方向不会改变。他说:“谷歌事件只是中美关系发展中趋势中的一个小波浪,尽管有人炒作,我还是认为这是一个具体的个 案,上升不到战略的高度。它很大程度上像一个商业个案,就像前段时间奥巴马政府制裁中国的轮胎问题,事情很快就会平息过去。克林顿国务卿在上次访问亚洲时 说,中美关系成熟到一定程度,不同的观点不会改变中美关系的方向。”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关于网络自由政策的讲话中,称会帮助新闻不自由的国 家的网民翻墙,赵穗生教授称希拉里的说法并不新鲜,因为美国一直都在从事帮助网民翻墙的工作,美国技术人员一直在研制翻墙技术软件,赵穗生认为网络发展的 趋势是最终实现世界大同,这种趋势没有人可以阻挡。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