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蓬佩奥巩固特朗普政府涉台政治遗产 拜登如何回应引关注

发表时间:

距离美国民主党当选总统拜登及其新政府上台仅剩不到9天的时间,此前一直坚持拒绝承认大选结果的特朗普总统,也终于在6日冲击国会这一恶行事件发生后,承认将在剩余的总统任期内协助权力交接。正是在美国执政者将改朝换代的背景下,国务卿蓬佩奥近日接连宣布了美方就台湾问题采取的新举措,意图进一步确立特朗普政府的涉台政治遗产。

李光章与克拉夫特在纽约共进午餐照片
李光章与克拉夫特在纽约共进午餐照片 © 网络照片
广告

蓬佩奥1月6日通过声明表示,敦促日前被逮捕的50逾名香港民主派人士得到立即无条件释放,并宣布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将访问台湾。他在声明中写道,“美国支持香港人民和所有渴望自由的人。本着这种精神,我高兴地宣布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拉夫特即将对台湾进行访问,台湾是一个可靠的伙伴和充满活力的民主政体,尽管中共竭力破坏其巨大的成功,但台湾仍然蓬勃发展。台湾显示了一个自由的中国能够取得的成就。”克拉夫特2019年上任以来,曾多次公开发声支持台湾国际参与,她也将成为美台断交后首位访台的现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蓬佩奥8日还在推特发布一张美联社所拍摄的台湾军人的照片,并写道“我们始终和我们的朋友台湾站在一起,特朗普政府过去三年军售台湾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奥巴马政府呢?八年一百四十亿美元。”文末,他还让各界“算算数吧”。此外,他9日再度发表声明,并宣布解除美国与台湾关系中美方采取的自我限制。蓬佩奥在声明中说,“台湾是个充满活力的民主政体和美国可靠的伙伴,但国务院几十年来设立了复杂的内部限制来管理我们外交官、军人和其他官员与台湾对等人员的互动。美国政府单方面采取这些行动是试图安抚北京的共产主义政权。不再这样了。”

蓬佩奥称,“我今天宣布取消所有这些自我限制。行政机构部门应该认为国务院之前根据国务卿授权发布的对台关系的‘接触指南’是无效和作废的。此外,授权或声称管理行政部门通过美国在台协会以外的任何实体与台湾进行接触的外交事务指南或外交事务手册的任何和所有章节也因此作废。根据《台湾关系法》的规定,行政部门的对台关系要通过非营利的美国在台协会处理。”声明强调,“美国政府与世界各地的非官方伙伴保持交往,台湾也不例外。我们两个民主政体拥有个人自由、法治和尊重人类尊严的共同价值。今天的声明承认,美台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受到我们永久官僚体制的自我束缚。”

对于一系列措施,《纽约时报》报导指,特朗普政府在过去4年来尝试拉近美台关系,任期尾声与上任前遥相呼应。正如上文所说,2016年12月,当时胜选不久的特朗普接听了台湾总统蔡英文道贺电话,促使外界猜测特朗普政府可能更动美方长期奉行的海峡政治默契。报导写道,特朗普政府在任期倒数阶段采取如此相对重大的措施,令部分人士不解。国务院部分官员曾表达反对,指取消美台交往限制是未经妥善审视就做出的决定;部分外交官对他们眼中最后关头一连串外交动作感到沮丧,认为相关决定可以更早拍板定案。还有专家认为,这些动作用意是为预定20日就职的拜登在上台后设下限制。如果扭转决定,拜登将在国内付出巨大政治代价;如果拜登政府选择遵循,美中关系势必会恶化。报导称,特朗普政府试图在任期尾声巩固强硬对华格局,国务院内部有反弹声音,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或许会推翻这项决定。

但随着北京对香港民主自治的大力打压,不少声音也担心台湾成为下一个被针对的目标。因此,美国国内包括民主党内部向拜登团队施压增强对台承诺的呼声也在日益增加,更不用说如若拜登在这一问题上展示“软弱”将面临的共和党和舆论压力。曾设计奥巴马时期“重回亚洲”战略的,拜登外交顾问坎贝尔(Kurt Campbell)去年12月16日在参加智库活动时表示,美国与台湾交往的原因是因为美国“亲台湾”而非“反中国”,每一届美国政府“重新确认并支持”《台湾关系法》非常重要,最终美国对台海和平稳定的责任是确保美国的可信度与承诺,因此美国鼓励中国与台湾展开建设性对话,“因为这符合所有人的战略利益”。

坎贝尔说,拜登将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特朗普政府推翻了几乎所有奥巴马总统想要在亚洲实现的目标,但实际上有一些政策是具有连贯性的,特朗普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值得仔细研究,或许经过调整后可以延续,例如关于加强美台之间的非官方交流接触就是一个值得赞许的做法。他说,“我的确想要表示,任何一届政府重新确认并支持《台湾关系法》的每一个要素非常重要。它是美国历史上在外交舞台及国际关系上最重要的一个领导性立法行动,我认为它在满足我们的利益上效果非常好。《台湾关系法》,再加上‘六项保证’,提供了一个往前迈进的根本基础。”

不过在坎贝尔看来,这些都“还不够”,美国“必须在所有领域”,例如教育、人文交流等各方面寻找更多机会来扩大与台湾的交往和接触。他说,台湾在许多领域的经验都证明它有惊人的能量,包括大流行的防疫以及从深度分歧中复原,都足以让美国更谦卑并从台湾的经验中学习,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必须协助推进台湾的国际地位,因为在亚太地区的大国竞争中台湾的地位经常被忽略。

坎贝尔说,“民主需要尊严与尊重。民主的养分之一就是国际尊严与尊重。”他称,40年来台湾的巨大成就值得被承认与尊重,事实上美国也应该为自己在协助呵护与支持这个过程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骄傲,台湾“得到一定程度的尊严与尊重的日子已经到来”,他预期也期盼在未来一段时间,人们可见到美国不分党派对此议题的表述。对于美台之间的经贸关系,坎贝尔同意,拜登政府必须对与台湾进行贸易议题的接触更为开放,他也赞许最近举行的美台经济繁荣伙伴对话,认为这将为新政府探索如何推进双边经贸关系提供基础。

就两岸关系问题,坎贝尔说,美国必须对台海和平对话持开放和鼓励的态度,过去中国总是鼓励美国与朝鲜接触,并称如此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他说,这么做“你会有什么损失?”他现在要反过来对中国说一样的话,告诉陆方“与台湾进行某种程度的建设性对话、台面下的悄悄对话,符合所有人的战略利益。”坎贝尔说,最终,美国的责任是对台和和平稳定保持信用与承诺,但重要的是美国也要向北京表明,“我们与台湾交往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亲台湾,我们并不反中国。想要与中国在某些领域维持一个建设性关系,同时也寻求与台湾朋友拥有一个建设性关系,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区域方面,作为美国亚洲重要盟友的日本防卫副大臣中山泰秀亦于去年12月25日罕见表态,敦促拜登应“坚定”支持台湾,并将台湾的安全设为“红线”。中山泰秀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们担心中国会将其咄咄逼人的立场扩展到香港以外的地区”。他说,“我认为下一个目标之一,或者说大家都担心的是,台湾是其中一个目标。”他在接受采访时敦促拜登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与即将离任的特朗普总统类似的立场。中山泰秀当时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拜登在台湾问题上的明确政策或声明。我希望尽快听到,然后我们也可以根据情况准备我们对台湾的回应。”

北京方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日出席记者会时表示,“中国人民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阻挡中国统一进程,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径都将遭到中方坚决回击,也不可能得逞”。他称,“关于你提到的拜登过渡团队表态,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停止美台军事联系,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