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风光

历史中的杜伊勒里宫

发表时间:

杜伊勒里宫曾是法国的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于1871年被巴黎公社焚毁。1559年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去世后,其遗孀卡特琳·德·美第奇决定搬出卢浮宫,另建新宫。1564年,卡特琳·德·美第奇下旨在卢浮宫西面约250米远的地方营建杜伊勒里宫。

Podcast
Podcast © FMM
广告

伊勒里宫的设计师是菲利贝·德·洛梅(Philibert de l'Orme),他在设计时参考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建筑,将布局设计成南北向的长条形宫殿,西侧的所有主要房间都面向西边的杜伊勒里花园。宫殿主体建筑为两层,一层是举行礼仪活动的公用空间,二层是卧室和起居室等私人空间。二层之上有阁楼屋顶。建筑正立面中央为圆穹顶,两翼为法式方穹顶。杜伊勒里花园的布局仿照美第奇太后的故乡——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花园,布局对称,种植了来自意大利的柠檬、柑桔等植物。宫殿于17世纪初完工,由“花廊”(Pavillion de Flore)与卢浮宫相连。

到了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带病出征,在色当战败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随后成立的第三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1871年3月18日巴黎市民举行起义,成立巴黎公社。

1871年5月23日,法国政府军攻入巴黎,公社当局见面临失败,下令焚毁巴黎的各主要建筑,包括杜伊勒里宫。12名公社社员于23日晚7时携带焦油、沥青和松节油,到杜伊勒里宫内纵火。大火燃烧了两天,直到5月25日方被政府军和巴黎消防队扑灭,但宫殿建筑已被烧到只剩下外壳。

尽管内部被完全焚毁,但其外立面依然完好,可以复建。事实上,被完全焚毁的巴黎市政厅和卢浮宫侧翼等建筑都已在19世纪70年代按原样重建。但经过反复权衡,第三共和国政府决定不修复杜伊勒里宫,因为这座宫殿已经成为法国君主制和帝制的象征物。

1882年,法国国民大会决定拆除杜伊勒里宫废墟,1883年9月30日拆完。杜伊勒里宫拆除后,原来一直封闭在广场中的卢浮宫庭院第一次暴露在城市景观中,并成为巴黎东西历史轴线的起点。

2003年,一部分法国团体和个人提出重建杜伊勒里宫的构想。重建的理由之一是卢浮宫前的广场过大,再加上与其相连的杜伊勒里花园,使得香榭丽舍大街向东的透视空间消失在杂乱的广场中,而在1883年之前,杜伊勒里宫的壮观立面是这条透视空间的完美终点。另一点原因是卢浮宫的中轴线与香榭丽舍大道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形成一个夹角,导致视觉上的不对称(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向左偏),破坏了整体的美感。第三点、也是最实际的原因,是可以利用重建的杜伊勒里宫内的庞大空间作为卢浮宫博物馆的新展览空间。

关于杜伊勒里宫内部房间结构、陈设、布置的图片资料都在,重建工作面临的技术困难非常小。同时宫中原始的家具、油画和其他陈设物品也保存完好。这些物品在1870年普法战争开始后不久就从宫中运出,以防遭受战争破坏,如今仍堆放在卢浮宫的地下库房之中。

重建杜伊勒里宫的费用初步估算为3亿欧元 。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