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世界报

中国正在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表时间:

法国世界报北京通讯员哈罗德·蒂博(Harold Thibault)周一撰文表示,中国正在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他说,为了实现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当局希望稳定像房地产或基础设施等这样的旧的经济发动机,同时在能源转型或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法国世界报
法国世界报 RFI
广告

哈罗德·蒂博写道,在中国各地,都有像地铁线路这样的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不被批准,或者是被搁置。但是,中国并没有放弃在基础设施上投资,只是希望在基础设施上的花费更合理。随着经济的放缓,中国正在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会议,仍然制定了与2023年类似的5%左右的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希望稳定以房地产为主导的旧有的经济发动机。政府在推动各城市制定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促请银行为“白名单”上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人于2023年11月底前往上海,视察了国家融资的住宅项目,标志着国家支持的适度租金运动开始启动。

“更换赛道”

与此同时,集所有权力于一身的习近平,喊出了一个新的口号--“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新马克思主义术语,它意味着,支持中国正在突破的尖端技术领域。位于北京的智库--中国与全球化中心的创始人王辉耀说:“这个词显示,政府确实认为,尖端的数字经济和能源转型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哈罗德·蒂博写道,中国的经济并非是一片黑,远非如此。随着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到来,北京和上海的街道有了未来主义的味道。比亚迪电动汽车的设计毫不损色于美国的特斯拉,它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而且,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不是只有比亚迪,还有蔚来、理想汽车或小鹏汽车等。另外,中国不满足于电动汽车领域,或者是威胁西方竞争对手的太阳能电池板领域,中国还打算在能源转型、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甚至是生物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深圳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解释说:“人们的共识是,中国经济需要换个赛道,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向高端迈进。”

曾是中国农业银行前首席经济师的向松祚还说:“政府的逻辑的关键,是政府希望过渡是平稳的,是受控制的,以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比如高失业和社会的不稳定”。向松祚还说,“政府知道,旧的经济发动机不再能够确保经济的未来,所以,政府鼓励对新行业进行投资。”为此,政府计划在2024年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的超长期债券。

没有信心

哈罗德·蒂博认为,这种属于供给政策的做法会遇到问题。它会加剧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紧张关系,加剧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冲突。

另外,这一政策也意味着中国消费者要配合去购买这些新产品和服务。然而,目前中国消费者没有信心。中国人想知道明天是否真的会比昨天更美好。他们需要帮助才能增加消费。

为此,中央政府于3月13日提出了一项以新换旧的计划,中央政府还要求重工业、建筑业、农业、交通、教育和卫生部门的投资支出增加25%,但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中国领导人希望这些措施足以激发出消费的欲望。但是否能做到,还需要拭目以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