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 诗人参孙 弥尔顿之三 意大利之行

发表时间:

「提要」 幽居霍顿的弥尔顿,不会安于做一个普通乡绅,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此时,他的眼光投向欧洲大陆,他知道只有走出偏居海隅的英格兰岛,才能汲取更丰富的文化养料。他出发了,目的地是意大利,近代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不过这次旅行,他收获的却是另一类果实。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 - 1674),英国诗人群雄中的巨人,争取思想自由的斗士。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 - 1674),英国诗人群雄中的巨人,争取思想自由的斗士。 © 网络照片
广告

问:弥尔顿年纪不大却已经饱读诗书,不过耳闻不如一见,他肯定渴望去大陆亲眼看看。

答:这似乎是个必然,我们先人就有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说法,何况弥尔顿在剑桥学习时,就特别喜欢彼得拉克、但丁、薄伽丘、塔索这些意大利诗人,作家。在1632年以前他就开始学习意大利文,帕提森说他通过书本感受意大利诗篇,意大利文特有的音乐感使他“想饱享意大利语言音乐感耳福的愿望油然而生”。但是,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已不是文艺复兴鼎盛时的意大利了,文艺复兴正午的骄阳缓缓西下,落日余晖已映照出巴洛克时代的身影。意大利天主教势力顽强抵抗宗教改革,教皇借助西班牙天主教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法国也不放松对意大利事务的干涉,意大利半岛形成各公国内曾出不穷的内斗,各公国之间又在外国势力的干预下纷争不断。史学家们认为,此时的意大利已不再是创造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因素。更糟糕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自由宽容氛围,被宗教裁判所的严酷所取代。1555年,红衣主教卡拉法当选为教皇,称保罗四世。他上任以后干了两件事儿,一是在罗马成立了宗教裁判所,一是颁发一份禁书目录。这位保罗四世为人苛刻恶毒,在意大利遭人痛恨,以至在他死的那天,罗马人涌上街头欢呼庆祝。就是这个保罗四世下令把米开朗基罗给西斯廷教堂所绘的《创世纪》用幕布遮盖起来。

问:保罗四世和文艺复兴时代的那几个教皇相比,实在是愚蠢又低能。

答:更要命的是那份禁书目录,当时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诗人,比如爱拉斯莫、薄伽丘、但丁、马基雅维利等等,他们的著作或部分或全部被禁,更不要提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著作,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开普勒的《哥白尼的天文学概要》。这还不算,宗教裁判所还审判大科学家布鲁诺和伽利略,布鲁诺被火刑处死,伽利略被迫认罪并被囚禁。甚至绘画巨匠维罗乃兹也因他的那幅《利未家的宴会》受到审讯。这就是弥尔顿启程时的时代氛围。临行前,他的邻居、伊顿学院院长亨利·沃顿爵士提醒他,在宗教裁判所势力极大的意大利要谨言慎行。英国是新教国家,而罗马是天主教的大本营,在那里切不可对宗教问题发表意见。这些好意相劝,弥尔顿听在耳中,可似乎并未打算照做。这次旅行弥尔顿最大的收获,是见到了两位伟人,一是格劳秀斯,一是伽利略。从他选择拜访的这两个人,我们可以看出弥尔顿心中志向。1638年4月中,弥尔顿到了巴黎,他选择这条路去意大利,显然那时巴黎已是欧洲文化中心。据马提森说,弥尔顿到巴黎,接待他的人是英国大使斯丘达莫尔,弥尔顿提出一个要求,请大使介绍他与格劳秀斯会面。

问:他登上欧洲大陆第一个要见的这个格劳秀斯是什么人?

答:格劳秀斯这个名字,除了专业人士之外,普通人很少知道。但是人人都知道有国际法、海洋法等等世界各国交往遵循的法则,格劳秀斯就是这些法则的奠基人。他的名著《海洋自由论》已经阐明了当今世界海洋法的几乎全部理论。联合国《海洋公约》就是在他的思想指导下拟定的。他的《战争与和平法》是解决国际冲突的基本准则。美国助理国务卿戴维·J·希尔在这部著作的英文版导论中说:“格劳秀斯的这部杰作,是一个超越了无理性的冲动、野蛮的习性的极富智慧的巨大的成功,它的出版是主权国家历史上的新纪元,从此人类摆脱了难以驾驭的混乱状态和丧失理智的冲突,它创造了一个明确的原理体系,这个体系照亮了国家及其国民争取和平、达成谅解一致的道路”。他对万国法理论的阐发是当今国际法的理论基础。格劳秀斯是荷兰人,生于德尔夫小城,和大画家维米尔是同乡。当时荷兰的宗教派系之争牵扯到政治斗争。格劳秀斯一派失败,差点儿被当时掌权的奥伦治亲王莫里斯杀掉,结果他奇迹般地逃跑了,他妻子把他装在一只运书的大箱子里抬出了监狱,他逃到了法国继续从事他的研究,以他的学问和思想扬名欧洲。所以弥尔顿一定要见他。当时人记录道:“格劳秀斯亲切地欢迎弥尔顿的拜访,并依照他的身份和名声给予他恰当的接待”。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从弥尔顿后来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问:弥尔顿见的第二个人就是是伽利略啦。

答:是的。1638年深秋,弥尔顿到了意大利,他游览了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在1639年3月弥尔顿终于见到了伽利略。那时,被宗教裁判所判罪囚禁的伽利略刚刚被允许回到自己的老家阿瑟特里接受软禁。作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伽利略因用他的著作支持哥白尼“太阳中心说”而受到宗教法庭的审判,罪名是他的著作和《圣经》中的内容相冲突,而且在未经宗教裁判所的审查批准就印行的他的著作《关于两种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从根本上摧毁了《圣经·创世纪》中对世纪起源的描述。当时的教皇乌尔班八世是个心胸狭窄、愚昧顽固的人,他受人挑拨,认为伽利略图书中的那个图标,三只小海豚互相咬着尾巴连接起来是对他的嘲笑。当然,这两种主要世界体系指的是托勒密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研究证明日心说是正确的,而且与哥白尼不同,伽利略是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他最喜欢在自己的露台上用望远镜观测太空,他当然知道哥白尼是正确的。1633年4月12号,伽利略被送上法庭,6月16日宗教法庭作出如下裁决:“伽利略将在宗教法庭的全体会议上,因具有极大的异端嫌疑而声明放弃他的信仰,随后宗教法庭会议将宣布他会被判处监禁,并且命令他不得再以任何方式对地球运动而太阳静止的学说表示支持。宣判时,宗教法庭让伟大的伽利略跪在地上,重复宗教裁判所的判决,并宣誓:“我,伽利略,跪在各位最杰出的红衣主教、宗教法庭庭长面前,反对异端的邪恶学说,我以《圣经》宣誓,我将在上帝的帮助下,相信教会所宣讲和教导的一切”。在随后的监禁中,伽利略双目失明。正在这时,弥尔顿从遥远的英国赶来看望这位伟大却饱受凌辱的老人。这次会见对弥尔顿的影响巨大,后来他在《失乐园》中提到“伽利略的望远镜”。诗中说:“他所见的宇宙有无数星星/它的广袤是无限的/其中有无数的星辰/每一颗星是它的子民的世界”。而当他写到怀念伽利略的诗行时,他也已经双目失明。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